第380章 天雨起驚雷
“嗯,以他的年紀來說確實不錯了,但卻沒達到他應該有的水平。”
易書元話中有話,顯然是說給石生聽的,后者頓時笑不下去了,灰勉則已經爬到了石生肩頭,湊近了他的耳邊,好似生怕他聽不懂,便低聲解釋一句。
“先生說的是你的字寫得沒達到你的道行應有的水準!”
“灰前輩,我聽得懂......”
石生小聲嘀咕一句,池慶虎似乎聽到了又沒聽清,還以為石生在嘀咕著辯解。
易書元看著紙面上的字,好似在逐個審視,頭沒抬起卻依然問著池慶虎。
“池大俠,依你之見,石生這一篇《望天雨》,是從哪開始寫得不太對勁了?”
《望天雨》,是大晏名士白孝節所寫的名詞,以大庸那邊的說法,便是北晏時期就傳遍天下的文章,講的人間耕作遵循天時,而上天有時候喜怒無常的變化會令百姓顆粒無收,田農所求不過是天雨的適時潤澤罷了。
自然的,后世有多種解讀,最廣泛的則是白孝節以物喻事,以此指代朝政與百姓萬民的關系。
而易書元見那白羽道和韓師雍祈雨,又處于大晏國境,感天時之氣順心中之意,便以《望天雨》作為石生這一段時間的功課,寫出心中神意來。
這些細節池慶虎當然不知道,但對于易書元的問題,他還是能回答的,因為之前石生寫的時候哪里出問題他都看到了,而觀字也能模糊的感覺出一些。
“應該是這個‘雷’字開始的吧......”
池慶虎指了指篇章中部的那個“雷”,之前被石生寫了一半,后面補上續寫。
“不錯,這字雖然工整,卻已經散了神意,此處一散則字字皆散,震碎在了天雷之中了!”
這話池慶虎就真聽不懂了,只以為是文人的一些特殊用語,而石生則皺眉看著自己寫的字沉默不語,水木之行本該是自己最擅長的事物的。
“看好了。”
易書元說著,左手微扯住右手寬大的衣袖,持筆輕輕點墨之后,在石生寫過的紙張上的空處開始落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