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細說紅塵易書元的身份 > 第416章 非凡人乎?

      第416章 非凡人乎?

      當然,項子冀也沒有離開元江縣的打算,他要等承天府宮中的回信。

      這封從元江縣送出的信件到達承天府的時候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。

      大庸皇帝在閱讀信件的時候譚元裳正好也在,二者算是一同閱信,皇帝也沒有任何避諱。

      皇帝先是激動于易書元竟然就在元江縣,隨后當通讀皇子所書內容,則是更多的震驚。

      “南晏白羽道之亂,我們也只是才知曉而已,這易先生竟然也已經了解了?”

      南晏的細作活動猖獗,大庸雖然克制,但在南晏也并非沒有眼線,皇子或許并不清楚南晏的事情,但皇帝還是偶爾能了解一些南晏的事情。

      在情報手段中,譚元裳的商貿是重要的渠道之一,而這幾年的訊息之中,又以白羽道的覆滅最為重要。

      并且比起承天府這邊得到的言簡意賅的情報,易書元的《鳴天雨》肯定是更為詳盡,哪怕是皇子的書信中也已經可見一斑。

      一邊的章良喜便道。

      “陛下,易先生有龍飛揚這樣的高手為好友,并且他學究天人,又關心江山社稷,對南晏之事格外上心也更為了解并不足為奇。”

      皇帝點了點頭,不由回憶當初。

      “當年相山禪院,他與龍飛揚先行一步,約于北方見面,那時他對南晏之事定然已經了解頗多,此人在江湖各道之中定有不少朋友,絕非只有龍飛揚一人!”

      這么說著,皇帝又看向書信中前半段的內容,里面也提到了老教頭的事情。

      “這次易先生回元江縣,或許也與這陸信有關吧......良喜,當年我取締執捕臺,是不是做錯了?”

      一同坐在軟榻上的譚元裳立刻站起來說道。

      “陛下,當年朝野上下更是動蕩,執捕臺在那個時代雖然有存在的必要,上層卻也已經被腐蝕不少,也已經太過臃腫,執法權大的同時也容易濫用,您雖身為太子,但已經要為今后考慮,您當時的選擇并沒有錯!”

      說著,譚元裳思慮一下繼續道。

      “執捕臺這等機構,缺少掣肘,動蕩之時立重典,效果立竿見影,但若一直放任下去,只會造成禍患,南晏的白羽道也算是一個例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