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栽贓人

      何況,弟弟還在讀書,雖然每年家里都不讓讀了,可每次都是劉貞芳堅持著,趙友慶下半年就要初三了。

      只是這每年的學費,難呀!

      為這個錢,每次家里都要炒無數次,劉貞芳都要哭無數次。

      可即便如此,劉貞芳還是堅持要兒子多讀點書。

      等到一家人吃完飯,三嬸洗碗,劉貞芳才能喘口氣,回到自己房間里,就拉著趙國慶說話。

      勸他少爭一口閑氣,少吃一口也沒啥,梅老太雖然嘮叨,但是弟弟讀書,每次也是家里拿錢出來。

      大家省著點,這不,孩子們就能讀書了。

      “媽,要開源,不是節流,吃都保證不了,活著都沒意思,家里,其實正常沒頓吃干飯還是可以保證的,可奶奶就是不肯,那是摳門……”

      前世的時候,趙國慶總以為家里真的窮的揭不開鍋。

      但是看到大哥趙大慶回來的時候,奶奶給他三百塊,還有一堆糧票什么的,才知道,都是自己想錯了。

      一家人省衣節食,都補貼了大哥趙國慶。

      其實朝陽大隊還是比較富裕的生產隊,趙家壯勞力也多,關鍵是趙家人除掉大伯還是很勤快的。

      他們家里還養了一些雞,攢下的雞蛋從來就沒吃,都賣了。

      家里還養了兩頭豬,這打豬草全靠三嬸子和妹子,每年家里省下來糧食在加上一些豬草,其實也能換不少錢。

      關鍵是,趙全和趙貴兄弟都會木匠。

      是方圓幾十里內有名的木匠,兩人有時候散工后會去別人家里打家具,然后都是好菜好飯招待著,事后人家是要給錢或者給糧票的。

      如果沒活,就在集體出工掙工分。

      當然這些錢和物都是給梅老太攢著。

      這樣算下來,他們家其實比村里一般人家能過得更好。

      但是因為梅老太會勤儉持家,個個媳婦在家累的要死,兒子也累,但是幾乎頓頓都是玉米糊糊,難得吃個飽飯。

      前世趙國慶結婚后,都是一起過日子,一直到幾年后才分開。

      即便這樣,母親也是在家里當牛做馬。

      分家,只有早點分家,母親才能解脫,這日子才能好過,才能頓頓吃點白米飯,時不時的還能吃頓肉。

      分家的念頭越來越足,不過在這之前,得先攢錢才行,不然分家后沒錢一切白搭。

      趙國慶想著母親肯定沒吃飽,趕緊給送了兩根油條,拿到油條的時候,劉貞芳的手都在發抖,眼睛都濕潤了。

      自己的兒子脾氣是倔強,但是對她也是真心好!

      這孩子善良倔強,可就是為啥不肯娶陳芙蓉?

      劉貞芳長嘆了一口氣,誰知道下午晚一點的時候,家里又出了一件大事。

      (
      read3"target="_blank">htts://

      read3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