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四十九章 姜還是老的辣
張斐聽罷,更是詫異,問道:“所以富公不希望再用法制之法的理念來判決?”
“并非如此。”
富弼擺擺手,道:“只因在河中府,你是差遣官,權力不小,你怎么判,他們都必須服從,充其量也只能在你判決之后,上奏彈劾你,而并不能借此阻止你的判決。
但京城可不比河中府,上面還有參知政事,還有平章事,還有大理寺、審刑院、刑部、御史臺,你信不信,你在河中府的任何一個判例,要是放在京城,都難以執行下去,因為你是重新賦予解釋和原則,他們就能夠借此干預你的判決,即便最終判決下來,但也得拖很長一段時日。
而且,目前擔任大庭長的是趙相公,你現在官階不高,年紀也不大,最多只能跟呂嘉問一樣,去
但是檢察院不一樣,據老朽觀察,檢察院反而更適合你們年輕人,敢沖敢闖,無所畏懼,反正判與不判是庭長的事,你當初能夠獲得如此成功,不也是憑借當初那股無所畏懼的勇氣和智慧嗎?”
張斐點點頭,道:“其實我也更喜歡檢察院,只是我岳父大人就是檢察長,這!”
“這也是我推薦你去檢察院的原因之一。”
富弼又解釋道:“因為以你的資歷,你也不可能在京城出任總檢察長,但你可以通過你岳父大人,去間接掌控檢察院。”
基于法制之法的理念,張斐無疑是最適合大庭長和檢察長的人選,但上回朝廷親自委任宰相趙抃擔任大庭長,雖然目的是讓開封府交出司法權,但是開了個這頭,就證明這個職位,必然是要參知政事來兼任。
張斐就沒有資格。
而庭長和檢察長名義上不分上下的,那張斐肯定也當不了總檢察長。
正好許遵是總檢察長,張斐就可以通過許遵來掌控。
張斐納悶道:“這不需要避嫌嗎?”
富弼笑道:“在我朝父子同殿為臣的情況,多了去了,這清者自清,又何須避嫌。再說,如今有了公檢法,若是他們認為你們翁婿私相授受,大可以去起訴你們,你們又怕什么。”
張斐撓著后腦勺,“富公言之有理。”
富弼又道:“還有,你現在今非昔比,彈劾你的人只會變得越來越多,也會包括你身邊的人,許仲途肯定受到牽連,分開反而使得你們翁婿都畏手畏腳,在同一官署,反而不用為此擔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