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最新章節起點 > 第七百六十九章 八議制度

      第七百六十九章 八議制度

          薛向道:“但是那些商人去年貢獻近一半的稅入,朝廷若是見死不救,今年的稅收可能還不如去年。

          還有那些地主糧商,他們也是叫苦連天,如果沒有足夠貨幣,導致他們囤積不少糧食,再讓他們繳納倉庫稅,他們肯定不服”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暗自皺了下眉頭,沒有做聲。

          趙頊便向薛向問道:“三司使有何建議?”

          薛向道:“臣以為可繼續發稅幣,緩解錢荒的現象。”

          文彥博立刻道:“蜀地交子一事,已經證明,發行紙幣的后果,而去年發行稅幣,乃是因為災情,應急所需,可不能作為長久之計。”

          薛向立刻道:“但此一時彼一時,如今有公檢法在旁監督,而且稅幣的意思,就可以用來交稅,這其實屬于朝廷與百姓的契約關系,是具有法律效力的。

          河中府的鹽鈔之所以一直深得百姓信任,原因并非是因為那邊解鹽,而是因為鹽鈔能夠交稅。

          而且根據河中府的情況來看,在這種情況下,發行一些稅幣,是能夠使得商業變得更加繁榮,增加更多商稅,同時減少那些地主利用炒賣錢幣,去盤剝百姓。

          如今那些地主嘴上喊著委屈,但他們其實憑借錢幣價值的增長,已經將全年低價賣糧的損失全給賺了回去。

          不僅僅如此,我們朝鑄幣是有史以來最多,但出現的錢荒次數也是有史以來最多,原因就在于,西夏、吐蕃、北朝全都用我朝的錢幣,鑄幣再多也不夠用啊。”

          趙頊點點頭道:“三司使所言甚是有理。”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道:“陛下,雖有公檢法在,但是錢幣發行,乃是屬于行政權,公檢法是無法阻止超發的,上回河中府的鹽債危機已經說明這一點,如今大家都已經得知,當時河中府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鹽來,多虧那一批私鹽。”

          語帶暗示,我知道你們搞的鬼,但你們老是這么搞也是不行的。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笑道:“那場危機,并不在于鹽債,而是在于熙河拓邊,元學士他們是為了不損害民力,故而才決定發行鹽債的,但是河中府也已經做好了債務重組的準備,寧可背上巨債,也不損耗民力,如此官府,難道不應該被夸贊嗎?”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哼道:“那是因為有公檢法在旁邊盯著。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道:“也正是因為有公檢法,我們才建議發行稅幣。”

          “??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