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張三是什么小說主角 >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之堤,毀于蟻穴

    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里之堤,毀于蟻穴

      這番論述,對于他們文人而言,真得是非常完美的論述。

      他們對于其中每個字都非常滿意。

      嗯。

      這小子也沒有傳說中那般可惡。

      但是這令呂公著很是為難,這番論述是沒有問題的,盜印泛濫,確實已經(jīng)引發(fā)了此類問題,他的許多好友都經(jīng)常抱怨,但是光憑這番論述,就判定一個這么重的罪名,顯然也是不妥當(dāng)?shù)摹?br/>
      可他一時也找不到理由去推翻張斐的論述。

      雖說其中有拋開劑量談毒性的嫌疑,但是張斐卻引用了一個很經(jīng)典的例子,就是千里之堤,毀于蟻穴。

      而來此聽審的士大夫、大文豪顯然都是支持張斐的這個觀點。

      雖然他們只是來聽審得,但鑒于他們的名望和地位,也必須顧慮到他們的態(tài)度。

      本章未完,點擊[下一頁]繼續(xù)閱讀-->>

      【北宋大法官】【】

      可是在呂公著看來,這到底只是一個民事訴訟桉,那書商也沒有這個意圖,判決不應(yīng)該超出太遠(yuǎn),他為了保護(hù)那書商,都不讓他上堂,再三思慮之后,道:“雖說此舉有危害我朝立國之本的嫌疑,但是經(jīng)本官查明,集聚賢是絕無害人禍國之心,盜印只為謀求私利?!?br/>
      說到這里,他稍稍一頓,又環(huán)目四顧,朗聲道:“適才張三曾以詩詞文章坐罪免官為例,本官也以此為例,若因一句無心之言,一個無心之舉,就會引來殺身之禍,此亦非我朝立國之本,亦非文人之利?!?br/>
      不少士大夫又輕輕點著頭。

      呂公著稍稍觀察了下,才繼續(xù)道:“故此本官在此宣判,集聚賢盜印蘇軾詩詞,侵害了蘇軾的名譽(yù)和利益,雖犯下造襖書襖言之罪,但鑒于其乃無心之失,以及此律文缺乏對盜印的解釋,故本官判其暫免杖刑,只需賠償蘇軾的損失,至于具體該賠償多少,屆時將酌情而定?!?br/>
      根據(jù)造襖書襖言罪,最低都得是杖六十。但是呂公著認(rèn)為,這都不至于,但是這個罪名,他又無法駁斥,故此他以律文缺乏解釋為由,先給予暫免。

      這種判決桉例其實很多,不然的話,那些疏議又是怎么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