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張三是什么小說主角 > 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么割的呀!

      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么割的呀!

      好在他事先就安排李豹命人來這里查探這里鹽政的情況。

      大狗很快就為他送來資料。

      “一年的鹽本錢四十五貫,交十二萬斤鹽,哇這算下來這一斤鹽可連半文錢都不到啊!”

      張斐算了算,朝廷從鹽戶手中收鹽,才0.4文一斤,但是官鹽的價(jià)格是四十五文一斤,利潤是一百多倍,扣除商人的利潤,也有幾十倍啊!

      難怪朝廷會(huì)這么緊張鹽政,真是牽一發(fā)而動(dòng)全身,這就是一只下金蛋的雞啊!

      大狗道:“一年四十五貫錢,其實(shí)也夠養(yǎng)活一家人,但大多數(shù)時(shí)候,這鹽本錢還發(fā)不全。”

      張斐驚訝道:“真的假的?”

      大狗道:“這種事是司空見慣,庭長方才算得利潤,那是朝廷的,鹽官不得從中撈一些么。”

      張斐納悶道:“要是這鹽戶都活不下去,人家也不愿意干啊!”

      大狗道:“一直以來都有鹽戶逃跑。”

      張斐問道:“那留下來的鹽戶,是憑何謀生?”

      大狗道:“鹽戶每年都得繳納十二萬斤給朝廷,即便有剩余的也不能賣給別人,只能賣給朝廷,若遇到惡吏,就直接以更低的價(jià)格收了,甚至于不給錢,但鹽戶一旦鬧起來,他們也頭疼。

      許多聰明的鹽官,就克扣部分鹽本錢,然后對鹽戶藏著私鹽,也就睜一只眼,閉一只眼,這多產(chǎn)的鹽,朝廷也不知道有多少,多報(bào)少報(bào)那就看鹽官,圖錢者就這么干,但是圖政績者,就還是會(huì)以極低的價(jià)格買下鹽戶手中的鹽,充盈府庫,換取政績。”

      如今河中府的鹽政,簡單來說,就是民產(chǎn)官收商銷,制鹽是屬于私營行為,只不過鹽戶的鹽只能賣給朝廷,那邊商人先拿錢去邊境購買鹽鈔,然后拿鈔來這里官府換鹽,再販賣到各地。

      不過這鹽政基本上是幾年一變,沒有固定,主要原因就在于西夏,一旦跟西夏打仗,朝廷就直接全部收回,用勞役去免費(fèi)制鹽,運(yùn)鹽,爭取將鹽利最大化。

      和平時(shí)期再放開一點(diǎn)。

      “真是會(huì)玩啊!”

      張斐不禁都笑了,這哪是在割韭菜根,這是要將土給都給掀了,“韭菜也不是這么割的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