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六十二章 以進為退
這拖了半天,可算是挨到會議開始,張斐非常低調地尾隨大臣們入得大殿,藍元震告訴他,站在最后面就行了。
雖然他的權力不小,但品階很低,穿得都還是青袍。
趙頊來了之后,也沒有什么三跪九叩,畢竟這不是大朝會,只是一個樞要會議,大臣們很隨意地行得一禮。
呂惠卿、鄧綰他們率先站出來,狂贊王韶在熙河地區取得的戰績,旋即又狂吹趙頊英明神武,這是自太祖太宗以來,最大規模的一次領土收復,光憑此番豐功偉績,足以與太祖太宗媲美。
反正吹的是天花亂墜。
畢竟這是自熙河大捷傳來之后,趙頊第一次召開會議,這必須得吹噓一番,關鍵這也值得吹,這功勞實在是太大了。
保守派則是默不作聲,冷眼相待。
有點點酸!
趙頊當然也很開心,當即就下令,加封王韶為左諫議大夫、端明殿學士,知熙州,總管熙河路軍政,同時要大赦天下,還要給大家放三天假,慶祝慶祝。
氣氛要搞起來,要將這番功績給坐實。
劉述突然站出來,道:“啟稟陛下,雖然王宣撫使在熙河取得大捷,但由于他貪功冒進,并未考慮到后勤補給,以及在戰爭中,導致西北民力損耗不小,陜西諸路已經難以負擔整個戰線的補給?!?br/>
趙頊神色一變,皺眉道:“一直以來,邊州百姓,都受到熙河吐蕃、羌人的襲擾,日積月累,其損耗是遠勝于此戰,如今能夠一勞永逸,可避免中原腹地百姓再受襲擾,朕認為這是值得的?!?br/>
趙抃道:“陛下所言甚是,但如何解決前線的補給,乃是當務之急,西北百姓常年遭受戰火侵蝕,已無力負擔。”
王安石站出來,道:“關于此事,王宣撫使在奏章已經言明對策,就是派張庭長前往當地建設公檢法,利用公檢法來維護當地穩定,同時利用熙河交通要沖的位置,開放貿易,從中獲取軍費,減輕西北諸路的負擔。對此,我也非常贊同。”
一大幫人立刻站出來,紛紛表示贊同。
清一色的革新派。
保守派反倒是一個人都沒有站出來,他們都傻眼了。
到底司法改革,是誰的政治主張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