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九十八章 軟著陸(下)
當然,韓琦和富弼也都有出席,一人一把椅子,坐在左右兩邊。
這一上來,御史蔣之奇便揪著張斐發難,指責檢察院罔顧事實,那么多百姓因此變得無家可歸,甚至于累死在河道上,一條條人命,檢察院竟然說沒有證據,這簡直就是在睜著眼說瞎話。
“啟稟陛下,蔣御史說得非常對?!?br/>
張斐站了出來,“根據我們檢察院最終調查結果來看,首先,程副使所作所為,是沒有任何問題的,因為程副使只是給予水兵三天修整的機會,在軍營補充衣糧,最終還是讓他們繼續回河道服役,同時程都監自己都對此也是贊賞的?!?br/>
趙頊稍稍點頭。
程頤是絕對沒有錯的。
張斐又繼續道:“相比起來,有關程都監的問題就比較復雜,光在開浚二股河和修建漳河的河防工事上,至少至少是有三千余戶百姓,蒙受極大的損失。同時,征召廂兵、勞役達到三十萬之多,根據河轉運司的賬目倆看,初步估計,這直接導致大名府的稅入降低了四成左右?!?br/>
趙頊問道:“既然如此,為何你們檢察院仍舊決定不起訴任何人?”
張斐道:“原因就在于,不管是開浚二股河,還是修建漳河,全都是朝廷的決策,程都監只是提供建議和執行政令的官員。
根據許多水利官供詞來看,無論是修建漳河,還是開浚二股河,是必然需要征召勞役和破壞一些百姓的良田,而在朝廷下達的政令中,也給予其權力,但并沒有約束程都監征召多少勞役,也并沒有約束程都監可以征用多少良田。
同時,在《宋刑統》中并沒有針對重要河防工事,給出一個具體的判定?!?br/>
蔣之奇問道:“我聽說張檢控非常擅于利用判例,來完善律法,為何這回檢察院并沒有考慮通過判例來完善制度?”
張斐兀自笑著點點頭道:“蔣御史言之有理,我們檢察院也充分考慮過這一點。但是我們最終認為,這個判例,會嚴重傷害國家、君主和百姓的利益。
因為根據我們所查,程都監在這短短幾年間,是不辭辛苦治理了河北各條河流,包括清淤、擴建堤壩等非常有益于河道建設的工事。
當然,在很多方面,他的命令確實值得商榷,也給很多百姓帶去了苦難,但他都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。
如果司法將此事整合成一個判例,并且判定程都監有罪的話,這將會導致一個非常惡劣的現象。
就是官員們都會變得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。因為一個這么大得工程,是肯定會出各種問題的,就好比打仗一定會死人,如果司法認定這是有罪的話,換而言之,就可以提前判定每個治水大臣都是有罪的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