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幾個女主 > 第七百一十五章 時間在我們這邊

      第七百一十五章 時間在我們這邊

          呂公著點點頭道:“富公說得是,而且王介甫的市易法,其中部分理念,也是來源于常平倉法,官府直接參與交易,購入一些滯銷的貨物,待此貨物價格過高時,再放出。

          但弊病也是非常明顯,就是官府直接參與得話,那是不可能做虧本的買賣,這交易中,必然存在強弱關系,其中定會發生不公之事。”

          富弼道:“說到這強弱關系,之前立法會已經頒布契約原則,這或許能夠給予市易法一定的限制。”

          文彥博搖搖頭道:“事在人為,法不一定管得住,我還是認為應該阻止制置二府條例司頒布市易法。”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直點頭道:“我贊成。”

          富弼笑道:“那也能阻止得了啊!”

          正當他們在探討物價之時,整個事件的最大贏家,也就是那兩個幕后主使者,趙頊與張斐,正在開皇宮開慶功宴。

          這是他們布下幾年的局,不然的話,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日內,拿出這么多私鹽來,如今終于發揮了作用,并且是賺得盆滿缽滿。

          必須喝上幾杯,好生慶祝一番。

          “這一關可算是過去了。”

          一杯酒下肚,趙頊是興奮之余,又心有余悸:“這兩年來,只要朕想起此事,心里難免還有些擔憂的。”

          這種事要是讓別人知道,那可真是太尷尬了,今后皇帝的禁令,還能被人尊重嗎?是要付出很大的政治成本,而且他也投入了不少錢,這心里能不虛嗎。

          張斐笑道:“陛下,這種事風險肯定是有的,但有道是,富貴險中求,這番買賣做下來,關于鹽的差價先不說,光運途損耗就節省了近三十萬貫。”

          正是因為成本夠高,故此收獲也不小。

          “有這么多嗎?”

          趙頊驚喜道。

          張斐點點頭道:“之前河中府偷偷將解鹽運去熙河附近的州縣置換糧食,然后再將糧食直接運送到熙河地區,這里面就減少了一大筆損耗,畢竟運糧食的損耗比運送鹽的損耗要多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