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為什么不寫了 > 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

    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

      “先生為何不獨自掌管此司?”趙頊問道。

      王安石就道:“回稟陛下,臣資歷淺薄,若獨掌此司,只怕名不正,言不順,無法令人信服,故臣建議由知樞密院事與臣共掌?!?br/>
      他混跡官場這么些年,也不是個愣頭青,一人獨掌天下財政,這是很危險的事,皇帝能放心嗎?

      而且他現在畢竟是副相,不是宰相,他目前的資歷也不可能直接升宰相。

      當今朝中的四個老宰相,富弼,唐介,曾公亮,趙抃,全都不支持他,那總得找個人來壓陣,畢竟他王安石才回京一年。

      陳升之資歷深,功績斐然,又是他的好友,也是支持他變法的。

      樞密院掌天下軍政,與中書并為二府,一文一武,中書幾個老頭都反對,王安石也只能將目光轉向樞密院。

      趙頊也理解王安石的顧慮,微笑地點了點頭,又問道:“這檢詳文字官和向相度利害官,又是為何而設,該由何人擔任?”

      王安石道:“檢詳文字官乃是輔助上官制定新法條例,而相度利害官則是去往各地巡訪,看新法是否得以執行,若有不當之處,則立刻改之?!?br/>
      從這相度利害官就可見,這制置三司條例,就不僅僅是掌管財政,還有監督的權力。

      另外,也由此可見,王安石并非是一味的剛愎自用,他也知道新法肯定會遇到問題的,故設相度利害官,務求遇到問題能夠及時改正。

      王安石又道:“臣認為由一些資歷尚淺的年輕官員擔任最為合適?!?br/>
      趙頊點點頭,很是滿意道:“先生真是考慮周詳!”

      朝中的老司機,無論官大官小,多半都是既得利益者,他們又如何會盡心盡力輔助王安石變法,而那些資歷尚淺的年輕官員,為求上位,肯定會竭盡全力的。

      在議完此事之后,王安石突然問道:“陛下可有聽聞前幾日蘇軾狀告書店集聚賢一事?”

      趙頊愣了下,道:“朕略知一二,先生為何突然談及此事?”

      王安石道:“臣以為那耳筆張三論述的非常有道理,盜印之事,愈發泛濫,于國不利,朝廷不能放任不管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