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為什么不寫了 > 第八百零五章 戴罪羔羊?

      第八百零五章 戴罪羔羊?

          但這回可不一樣,這回是要命啊!

          甚至涉及到國家的存亡。

          所以,這回不管是革新派,保守派,是忠臣,還是奸臣,都對此感到非常擔憂。

          因為這事落到張斐手里,就沒法去控制,故此他們才放下身段去找許遵,打探一下消息,這明示暗示,一定要讓張斐知曉其中利害關系。

          許遵是知道張斐與趙頊的關系,這事要沒有皇帝點頭,他也不敢折騰這一出。而且,關于這方面,張斐其實比他更加擅長,所以他只是將這情況告知張斐。

          就是朝中絕大多數大臣,對此都非常擔憂。

          但其實也僅限于朝中。

          由于這些百姓是公開訴訟,并且還請了法援署,所以消息很快就傳開了,并且立刻引發熱議,而氛圍卻跟朝中完全相反。

          這道理也很簡單,現在訴訟的是百姓,是受到遼國蠻橫對待的百姓,是更能激發百姓的共情,但是身為大臣,肯定還是要以全局為重,比如說,富弼對此其實也很憤怒,但他也不認為現在是跟遼國撕破臉的好時機。

          可不管是酒樓的酒保,還是年輕的書生,都在抱怨遼國太蠻橫無理,因為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,是次次如此。

          聽著就生氣,就憤怒。

          但他們對朝廷已經不抱希望,因為回回都是如此,這回又能有什么區別?

          所以,他們現在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大庭長身上,渴望大庭長能給他們一些不一樣的東西。

          大庭長的存在也是與以往最大的不同。

          但張斐只是放出消息,涉及到人數過多,且案件比較復雜,最高皇庭還需要收集更多證據,才能做出判斷。

          暫時還沒有決定要審,但也沒有說要駁回。

          最高皇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