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王安石是要打這官司。要是贏得漂亮,能夠獲得民心,對新法也確實有利。......檢察院。“虧得還有人說王介甫是大丈夫,可如今看來,他不過是一個卑鄙小人。眼看咱們要起訴他,竟然玩這種手段,想借用輿論來迫使我們讓步,我估摸著這貢桃就是他安排的。”劉述是口沫橫飛,氣憤不已。蘇軾卻是笑道:“我反倒認為,這對于我們而言,也不是壞事。”齊恢納悶道:“此話怎講?”蘇軾道:“其實這場官司,能贏的可能性并不大,而且我始終認為新法中,還是有許多可取之處,這篇文章所寫的內容,確實是朝廷需要迫切改變的。這不是我們起訴的關鍵所在,影響不是很大。”劉述等官員,皆是沉默不語。蘇軾打這場官司,一方面是要表現自己,但更多的是,他想借著這場官司,在新法中植入自己的想法。他始終覺得這均輸法,是有許多地方需要改。但是其他官員不這么想,他們借這官司直接拖死王安石。這一鼓作氣再而歇三而衰。越往后拖,越對他們有利。若是最終還能打贏這場官司,那就更好了。但由于蘇軾目前控制檢察院,他們也不便與蘇軾爭論。劉述就望向好友范純仁,“堯夫,你怎么不做聲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