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太監了嗎 > 第五百零八章 鹽鈔糾紛(中)

      第五百零八章 鹽鈔糾紛(中)

      張斐道:“但是我方才問何鹽監,朝廷可有下過公文,何鹽監說沒有,如今何鹽監又說這是薛發運使的吩咐,本庭長是不是可以理解為,這是薛發運使個人的命令。”

      何春林點點頭。

      張斐問道:“解鹽使有這個權力嗎?”

      何春林搖搖頭道:“這我也不大清楚。”

      張斐沉吟少許,又問道:“那在之前也是這般做的嗎?”

      何春林道:“此法是源于嘉佑年間,乃當時的河中府提刑范祥所創,只那之后,每年所發行的鹽鈔一直都維持在一百六十六萬貫左右,是后來薛發運使來了之后,每年所發行的鹽鈔,才開始超出這個數額。”

      其實他在薛向手下做事多年,這交情是有得,但他不敢為薛向隱瞞這事,因為邊上還坐著監察御史的,這些官員到處在找薛向的把柄。

      張斐道:“所以鹽鈔面值的變化,是因為超發鹽鈔所導致的。”

      何春林點點頭。張斐問道:“不知當時為何要打破范提刑所定下的規則?”

      何春林立刻道:“這其實也與那些商人有關。”

      他這回也是有備而來的。

      張斐問道:“此話怎講?”

      何春林道:“最初的時候,商人一般在邊州用錢換得鹽鈔,然后就會去到解州的鹽池兌換鹽,然后出售到各地,但是后來有商人喜歡囤積鹽鈔,待價而沽。

      這鹽鈔不換鹽,導致這鹽池的鹽積累的越來越多,等到薛發運使來了之后,很快就發現了這個現象,于是就開始超發鹽鈔,出售掉鹽池所存的鹽。

      后來薛發運使又將鹽政和馬政結合在一起,用鹽利去買馬,將之前的牧場租給那些無地農夫,同時又免除涉及養馬、制鹽等上千人得勞役,以及為朝廷節省十余萬貫的養馬支出,只不過租地這部分財政是算在地方官府里面,因為當時河中府的財政也非常缺錢。”

      聽到這里,百姓皆是神情動容。

      原來是委屈了鹽商,讓咱們獲利,那...那到底是件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