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于是來了
李敏立刻道:“明年不是第四年嗎?”
元絳道:“第一年怎么能算利息,因為第一年是售賣,大多數鹽商,從邊境換得鹽鈔,也應該是在第二年才去鹽池兌換鹽,照此來算的話,利息應該算在熙寧二年年末。到明年年末才是第三年?!?br/>
張斐點點頭道:“倒也合理?!?br/>
李敏又問道:“這利息是怎么算?”
元絳道:“以購買鹽鈔的本金來算,一張鹽鈔價值四千八百錢,每年的利息是百中取六,兩百八十八文錢。”
李敏質疑道:“冒昧問一句,這鹽鈔是鹽,為何不以鹽來算利息?”
如果是以兩百斤鹽來算,每年的利息,就是十二斤鹽,以四十文錢的價格來算,就是四百八十文錢,足足少了兩百文左右。
何春林道:“若以錢來算,官府可以直接補償給你們,但若以鹽來算,你們就自己去指定的鹽池領。要知道鹽池的鹽是不穩定的,如果指定鹽池偏了一點,你們就不去領,那就只能怪你們,可怪不得我們官府?!?br/>
偏一點的鹽池,光路費可能都支付不起。李敏心想,這些當官可真是厲害,這賬算得比商人還要精明一些。
他總不能說,以賣價來定利息,官府給你們的四千八百文,怎么可能以賣家來算利息。
張斐看向李敏。
李敏道:“這我還得去跟我的雇主商量一下?!?br/>
張斐點點頭,“那你就先去吧?!?br/>
“是?!?br/>
這李敏走后,張斐突然向蔡延慶道:“蔡知府,我這官署改建的費用,你們什么時候撥給我們?”
此話一出,四人驚訝地看著張斐。
張斐道:“這不會應該非常過分的要求吧?還是說,諸位認為我可以跟官家住在一個規格的房子里面?!?br/>
蔡延慶稍顯遲疑,韋應方立刻道:“真是抱歉,當時我們未有考慮周詳,朝廷又沒有說明這一點,皇庭的改建,也都是張庭長自己決定的,并未事先統治我們府衙,故此我們府衙并沒有計劃到這一筆支出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