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一十二章 專業治國
“不錯。”
張斐點點頭道:“如那司馬學士,行事作風,已經算是非常嚴謹,但他對于財政的建議,一般也就是說個大約數,什么百萬貫,十萬貫,但如果陛下能夠精確到每一文錢,司馬學士就是再能說,也辯不過陛下。
比如說,修建河道,司馬學士只是看到大興勞役,損害民力,但如果陛下能夠準確地告訴他,這一條河道能夠令多少百姓受益,精確計算到灌溉到多少畝地,照顧到多少戶百姓,司馬學士也只能詞窮。”
趙頊想了想,“朕還是有些不大明白。”
張斐又道:“簡單來說,就是他們的仁政,主要是在于思想,那都是空的,這說是一回事,做又是另外一回事,但如果不做,就無法否定這些大道理,那他們就永遠有道理。
所以,只要陛下將仁政具體化,給它變成實的,那他們就毫無招架之力,屆時陛下就能壓制住他們的大道理。”
“用‘做’去反駁‘說’?”趙頊若有所思道。
張斐道:“正是如此。”
趙頊又問道:“如何將這仁政具體化?”
“專業人才。”
張斐道:“陛下應該啟用更多專業性人才,如此就能夠很好的制衡那些大臣。比如說,司馬學士提倡休養生息,認為這有益于百姓,但如果陛下你問司馬學士,朝廷采納他的政策,百姓的收入能夠增加多少,國庫的收入又會增加多少,司馬學士是決計回答不出來。
那么誰將計算出最終的答案,誰就將贏得這場辯論。
如何計算,這就需要大量的算學人才,利用他們去計算出來,采納休養生息,百姓的財富能夠增加多少,國家財富能夠增加多少,而采取王學士的新政,百姓和國家的財富又能夠增加多少。
這樣不但能夠削弱司馬學士他們那套話術,同時又能夠更方便陛下治理國家。”
趙頊驚訝道:“可是這能計算的出嗎?”
“當然能。”
張斐道:“就說那徭役究竟能夠影響百姓多少收入?陛下只需要找出兩百戶百姓,一百戶服役,一百戶不服,同時確定他們的田畝數和土地肥沃程度是差不多的。看看服役這一百戶百姓和不服役的一百戶百姓,他們的年收入會差多少,如果有差,再進行調查,看看到底具體是因為哪些原因,導致出現差距。這么一來,也有助于朝廷應該如何施政,才能既滿足百姓服役,同時又不影響到的百姓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