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一十四章 空城計
說到這里,他瞧了一眼司馬光。
司馬光頓時尷尬不語。
由于此事,導致西北各州的消息都傳到京城來,也包括對于熙河的后勤支持,確實是沒有損耗西北民力。
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。
可是在開邊之時,司馬光他們都非常顧慮,如今又增加一個戰場,會嚴重損害西北民力。
又聽王安石道:“這里面可也有一份鹽債的功勞,若當時從京城運送糧草過去,你們可知,這將會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嗎?同時這些錢本應該就是國庫撥的,如今國庫也應該為西北財政承擔部分負擔,算起來,國庫也節省不少損耗。”
這么大的戰役,本就不應該西北財政一力承擔,但由于事出突然,朝廷也是手忙腳亂,錢幾乎都是西北出得,只是說朝廷將原本該支付給朝廷的錢,全部撥給熙河。
趙頊點點頭道:“王學士言之有理啊!”
蔣之奇被王安石一番嘴炮,直接打蒙了,連連疾呼道:“你這說得不對,鹽債就是寅吃卯糧,如果朝廷只是負責該給的錢,河中府財政到時應該也是負擔不起的。”
王安石傲然道:“這就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,發放鹽債所得之錢,部分用于裁軍費用,還有部分則是用于發展水利,發展民生,使得河中府稅收是年年在漲,所得之錢,遠勝于鹽債的利息,自然就會有富余。”
趙頊驚喜道:“是嗎?”
王安石不語,看向呂公著。
呂公著立刻站出來,道:“啟稟陛下,河中府財政確實在年年增長,尤其是去年,較比三年前,已經增長三倍有余,只不過全部用于熙河戰事,未有進入國庫罷了。”
“三倍?”
不少大臣頓時震驚不已。
一府財政增長三倍,這真是未有過得事啊!
呂公著又解釋道:“這其中有一半,是因為裁軍導致財政的支出變少。”
這節流的好處,已經漸漸體現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