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四十七章 現學現賣
副官跟長官坐在一排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等到院外徹底安靜后,富弼便率先問道:“三司使,根據我們所知,近日由三司、戶部、工部一同制定有關旱情的賑濟政策,是由三司使主持修訂的。”
薛向點點頭道:“是的。”
富弼又問道:“而根據這政策上所言,是先由工部在遭遇旱情的州縣,布置水利工程,然后再由三司撥錢,戶部來執行。”
薛向點點頭道:“是的。”
富弼又問道:“為什么三司使要選擇以工代賑的方式來幫助百姓度過災情,而不是直接開倉放糧,賑濟百姓?”
其實古代以工代賑是少數的,開倉放糧反倒是主流的,當然這種開倉放糧,也只能是救一小部分人,同時朝廷也會要求鄉紳給予一些賑濟。
故此,富弼才會這么問。
薛向回答道:“這是因為國家倉庫里面的糧食也是非常有限的,如果選擇開倉放糧,只能保住部分百姓不會在這期間活活餓死,但也只能給一口飯吃,但如果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,是可以讓百姓有盈余,可以更好的度過災情。”
此話一出,不少官員是直搖頭。
什么盈余。
就是紙幣唄。
那就是一張廢紙。
富弼心里當然清楚,但他還是按部就班地問道:“三司使這話難道不自相矛盾嗎?你說朝廷的存糧有限,不能發放足夠糧食,卻又說以工代賑,可以讓百姓有盈余,這多出來的錢,是從何而來。”
薛向道:“在這個賑濟政策中,還包含著一份稅幣法案,顧名思義,可以理解為一種可以代為交稅的交子。到時這些稅幣會由三司使發放,戶部再拿著這些稅幣,當做工錢,去發放給百姓。”
話音未落,噓聲四起。
這京城市民,可是不傻,你特么又來騙人了。
面對噓聲,薛向兀自是信心滿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