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零七章 最終判決
因為文臣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,這里面有鷹派,也有鴿派,比如說寇準、范仲淹、歐陽修、文彥博,沈括,就連韓琦、富弼,他們在年輕的時候,也都是強硬派。
只是說后來宋朝被三冗拖累,他們也強硬不起來,這種事不看道理,就看實力,但他們都是堅決反對割地,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。
往往是皇帝倒向了鴿派,主張妥協。
所以,皇帝這一票是至關重要。
而趙頊并未給出一個明確的表態,不過他采納了文彥博其中一個建議,就是撤換掉邊州一些鴿派的官員,換上一些強硬派。
真是巧了!
就在這時候,沈括回京復命了。
大家議論紛紛,這尼瑪不是安排好的,鬼都不信。
張斐也懶得去解釋,立刻召開第三次庭審。
而此次開庭,相較前兩次,氣氛中少了一絲不安,多了一絲期待。
第一次庭審時,院內的老爺們愁得頭發都掉了不少,但審了兩次,他們也漸漸習慣,關鍵還是朝廷內部的風向也在轉變,他們也知道,自己再擔憂無濟于事,只能是等待一個結果。
而院外的百姓雖說是一度哀莫大于心死,但大庭長還保留著他們的心中唯一的希望。
不過由于他們不太知曉沈括,故此看到沈括來到庭審,內心還是有些擔憂的。
可別說個慫貨啊!
“沈天監,聽聞你是剛剛從河東與遼人談判歸來。”張斐問道。
沈括點點頭道:“是的。”
張斐道:“那你能否說說,現在那里是什么情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