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張三是哪部小說的主角 > 第八百零七章 最終判決

      第八百零七章 最終判決

          張斐點點頭,又朗聲道:“記得當時,我了解過后,發現最初的分界線是采取一種照望的方式,而這種方式只是一個大概區域,并沒有一條準確的界限,而當時遼使認為可以當地分水嶺為界限,我并沒有反對這個提議,因為以山嶺、河流為界限,是可以減少兩國百姓的沖突,于是我們決定共同努力劃出一條明確的界限。”

          沈括道:“在大庭長的安排,我們就派出不少官員前往實地勘察,等到我去的時候,發現北朝根本就是想利用此次劃界,來侵占我國領土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問道:“此話怎講?”

          沈括道:“因為原來的照望法,其實多半也是根據山嶺、河流來劃分的,有一條大致的分界線,其實只要依據這條線劃分即可,但是北朝完全無視之前的界限,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劃界,其目的是占據更為有利于他們的地勢,但可笑的是,許多山嶺、河流、他們甚至喊不出名字,在勘察之時,也是錯漏百出,我們在與他們交涉的牒文中,他們用的也是我朝邊界冊的名字。

          其中就是包括天池、冷泉村等地,而這些地方,韓相公曾在皇佑年間,出示過相關證據,也就是北朝與我朝交涉時,北朝送來的牒狀,這足以證明這些土地是屬于我朝的,并且在韓相公的主持下,這些證據也編訂成冊,

          我方官員多次提出反對,但都遭受到他們的無視,并且在這期間,他們調集重兵在邊境游走,意圖向我們施壓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沈天監可有帶來相關證據?”

          “有。”

          沈括立刻將一沓厚厚的證據呈上。

          張斐大致看了看,點點頭道:“與之前韓相公所言無異啊!”

          又看向沈括,問道:“所以由始至終,沈天監都未有答應遼國的要求?”

          這是此案關鍵的證據,到底這是外交事宜,雖然韓琦的供詞,已經證實那些土地是屬于宋朝的,如果沈括答應了對方的要求,那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
          “沒有。”

          沈括搖搖頭道:“但是我還將北朝的要求寫信給官家,官家也對此做出明確指示,就是決不能以黃嵬山分水嶺為界,因為早在慶歷元年,北民蘇直、聶再友侵耕之爭,兩國就已經劃分清楚當地的邊界。聽說之前韓相公做供之時,就提到過此事。”

          “不錯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點點頭,道:“根據韓相公所言,當時劃定的是,東至買馬城,南至黃嵬大山腳,西至焦家寨,北至張家莊。”

          沈括點點頭道:“正是如此。但如果以黃嵬山分水嶺為界,等于是將這條界限再往南移了近百里,這真是豈有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