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二十六章 帝王之術(shù)
事到如今,真正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,就只有一個人。
這個人就是皇帝。
老成持重的趙抃,在審視過檢察院遞交的證據(jù)后,必然是要判薛向無罪,但是他知道皇庭一旦判決,那會將雙方都逼入絕境。
因為判了無罪,就要還薛向自由,但是御史臺通緝令并沒有撤銷,如果御史臺又將薛向給抓了,那怎么辦?
這本來不是一個大問題,但隨著矛盾激化,會變得越來越致命。
于是趙抃上訴皇帝,希望在皇庭判決之前,能夠召開一場樞密會議,徹底解決此事。
趙頊采納了趙抃的建議,在垂拱殿,召開一場樞要會議。
面對文彥博這個三朝元老,王安石也不好跟對司馬光一樣,上來就直接開懟,而是表示公檢法的審理,是公開的,也是非常公平的,薛向就是被誣陷的。
文彥博不緊不慢道:“陛下,其實御史臺一直都沒有變過,也沒有針對任何人,而真正令此事變得復(fù)雜的是公檢法,這下屬違法,上司哪有不承擔(dān)責(zé)任的道理?”
說到這里,他環(huán)視眾人一眼,問道:“各位難道就沒有做出過類似的判決和指控嗎?”
趙抃他們都沒有做聲。
事實確實如此,以前這種情況,那就是包拯來審,也會將薛向給算進來的。
文彥博又接著說道:“更是從未有人將責(zé)任推卸給御史臺,因為朝廷分配給每路的御史,也才兩三個而已,這哪里監(jiān)察的過來。”
王安石心里非常清楚,要承擔(dān)責(zé)任,也只是行政處罰,最多也就是貶職而已,可御史臺判得是違法,承擔(dān)的是刑事責(zé)任,這能是一回事嗎?
但他也不敢這么說,因為他要確保薛向出任三司使,怎還能降級,這顯然是文彥博的圈套,于是道:“但問題是現(xiàn)在有了公檢法。之前我對公檢法很多判決結(jié)果,也都感到不滿,但我依舊服從公檢法的判決,不是因為我畏懼公檢法,而是因為公檢法是以公平公正服人。”
這也是一句大實話。
文彥博立刻避重就輕道:“問題就不在于此,御史臺的判決也是公平公正的,而御史臺之所以判薛向有罪,是在于一直以來,皆是如此審判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