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與私
王安石立刻拱手道,余光瞄了瞄司馬光。
司馬光、文彥博等人,縱有不愿,也只能拱手言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許遵道:“陛下,雖然太府寺確實支持檢察院起訴,但目前尚無任何證據(jù),證明蘇軾、范純?nèi)逝c太府寺有任何聯(lián)系,不但如此,范純?nèi)省⑻K軾他們也打算在起訴完制置二府條例司后,就立刻起訴太府寺。”
趙頊點點頭,又向許遵問道:“依卿之見,到底該不該判他們結(jié)黨營私之罪?”
許遵道:“回稟陛下,就整個桉情來看,是很難判斷他們是否存有結(jié)黨營私,但他們選擇的是上堂爭訟,雖然此番起訴,是屬于違例的,不能作數(shù),但到底上堂爭訟,是屬于一種光明正大的方式,也是最為公平的方式,故此臣不建議判他們結(jié)黨營私。
而且,如果判他們結(jié)黨營私,到時官員們都不敢私下議論時政,也沒有官員敢給制置二府條例司提出意見,這反而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。”
….趙頊稍稍點頭,又向眾人詢問道:“諸位有何看法?”
王安石第一個站出來道:“許檢控之言,令人心服口服,臣沒有任何意見。”
他也知道這個罪名是判不下來的,他方才提出質(zhì)疑,只是給許遵表現(xiàn)的機會,他再出來表示自己支持許遵,也可以展現(xiàn)自己的大公無私,他們這么針對我,我還是愿意遵從司法。
富弼眼中一亮,道:“臣也以為許檢控所言甚是有理,而且,也給結(jié)黨營私這個罪名,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判例。目前來說,結(jié)黨營私是沒有具體疏議、律文。誰也說不清楚,到底怎樣才算是結(jié)黨營私。如歐陽修當年所言,君子以道為朋,小人以利為朋,這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是很難避免的。”
趙頊神色微微一變。
王安石馬上道:“富公此言差矣,利并不能區(qū)分君子與小人,只要道德才能區(qū)分,貪財之人,并不一定是小人,而視錢財如糞土之輩,亦不能算是君子。”
文彥博道:“富公之言,在于道與利,誰為先。”
富弼郁悶瞧了眼文彥博,說好的默契呢。
他并非是在暗諷王安石,他是想將這結(jié)黨營私用律文給定下來,如此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那種沒有下限的黨爭。
王安石反駁道:“古語有云,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,衣食足而知廉恥。百姓都食不果腹,你若還以道德去要求他們,此非君子所為。利乃道之基礎(chǔ),你說誰為先?”
文彥博爭辯道:“百姓食不果腹,皆因君或臣失德所致,你說誰為先?”
王安石又反駁道:“君臣以百姓之利為先,此為德也。利在德之下,但無利便無德,孰更重也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