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一章 軍事法庭
趙頊只是笑而不語地看著他。
為什么武將怕御史彈劾,就是因?yàn)樗纬实鄯浅<蓱勊麄兡切┪鋵ⅲ话阌行╋L(fēng)吹草動,皇帝會有所行動的。
但這話可是不能說出來呀!
張斐趕忙解釋道:“我之所以這么問,是因?yàn)槲艺J(rèn)為在這種制度下,有不少武將被文官誣陷,最終害得我大宋損失良將。”
趙頊猶豫了好一會兒,是含蓄委婉地眼道:“我朝一直都是以文馭武,而絕大多數(shù)文官彈劾武將,多半是因?yàn)槲鋵⒉环拿睿?。”
他沒有說完,但他能夠跟張斐說這一句話,就已經(jīng)是非常信任張斐。
文官憑什么壓住武將,就是憑這個,文官構(gòu)造罪名,誣陷武將,其實(shí)核心本質(zhì)就是文武之爭,武將要不聽從命令,文官馬上就會羅織罪名彈劾他們。
而皇帝判斷是不是誣陷,往往也不是只考慮證據(jù),而是從統(tǒng)治出發(fā),制度就是以文馭武,你要不聽他的,就也有可能不聽我的,那我還敢用你嗎?這是不能有絲毫松懈的。
所謂的“誣陷”,在皇帝看來,或許就不是誣陷。
畢竟皇帝的視角跟所有人都不一樣,他是站得最高的。
當(dāng)然,宋朝皇帝其實(shí)殺大將也比較少,多半也就是給個閑職,讓你回家待著去。
張斐道:“但是這常常會使得唾手可得的勝利從手中流走,也令會武將畏手畏腳。”
趙頊直接問道:“你有兩全其美之法嗎?”
張斐道:“我在想,可否利用這一點(diǎn),來引入公檢法?”
趙頊皺眉問道:“此話怎講?”
張斐道:“公檢法若是想要在西北立足,首先一點(diǎn),就是要壓制住那些軍隊(duì)。但蠻干又是干不過他們,只能恩威并施,才能夠讓他們接受公檢法。
他們不是害怕文官的彈劾,那朝廷何不設(shè)立軍事皇庭。”
趙頊驚訝道:“軍事皇庭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