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有幾個男主角 > 第八百零五章 戴罪羔羊?

      第八百零五章 戴罪羔羊?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現在情況怎么樣?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道:“目前還算是比較順利,河北各重鎮的糧倉都已經存滿,而且火器也加緊生產。到底之前內藏庫存下不少錢,暫時還不覺吃力。而且根據三司那邊的統計,朝廷這錢主要是花在糧食和煤鐵上面,更多是用于糧食購買和運輸。

          大量的稅幣流入到地主手里,而地主不同于商人,在三大解庫鋪提高存儲利息后,他們便稅幣又存入解庫鋪,亦或者直接購買國家債務,暫時稅幣價格并未受到影響。

          但問題依舊存在,就是遼軍占盡地理優勢,從幽州出兵,便是一馬平川,同時他們擁有大量的騎兵,光憑火器也不一定防得住,真打起來,還得看河北禁軍的戰斗力。”

          為什么他渴望等到消滅西夏,其中一個原因,就是因為他知道大宋最能打的軍隊全在西北,包括騎兵精銳,他對河北禁軍還是沒有太多信心,雖然早就開始整頓,但到底這么多年沒有打過仗,誰知道能不能打得贏。

          而河北平原一馬平川,非常有利于騎兵作戰,火器也彌補不了這一點,必須得依靠士兵的戰斗,得依靠戰馬。

          這也是為什么他想興馬政,以及他堅持東流的原因,河北本就沒有什么天險,還將河道改了,那簡直是為遼國創造進攻環境。

          而這就是大宋戰略困境。

          張斐卻是樂觀道:“我大宋已經是脫胎換骨,而遼國也不是蕭太后時期的遼國,我不能將自己想得太弱,更沒有必要將對方想得太強。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道:“但你似乎對此過于樂觀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不是我過于樂觀,而是我認為此戰不可避免,就不如去樂觀面對,做足準備。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微微一笑,道:“對了,你來戶部有什么事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哦,我來拿河東地界的稅目賬本,順便再問問,準備的怎么樣。”

          然而,事實也正如張斐所料的那般,由于韓維沒有提到歲幣,這讓遼國看破宋朝只是虛張聲勢,反手就是一個超級加倍,指責宋朝違背澶淵之盟。

          其理由就在于,宋朝在雄州、涿州正在加緊修建防御工事,要求宋朝立刻拆除。

          這更是韓維無言以對。

          他又不能指責對方違背澶淵之盟,因為他是有皇命在身,而事實上宋朝確實是修了,尤其是最近修了很多,這也的確違反了澶淵之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