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張三全文免費閱讀 > 第五百零五章 變本加利

      第五百零五章 變本加利

      儒家思想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,就是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。”

      這話放在平時也就是口嗨一下,拍拍馬屁,但真的要命的時刻,這句話就立刻會變成律法。

      這個思想就是支持暴政的基礎。

      全都是我的。

      太平盛世,我可以分給你們一些,可當我有困難時,我就能夠全部收回來,這就有了增稅,攤派,等等苛捐雜稅。

      但事實已經證明,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,十家有九家都是倒在這上面的,還有那么一家,必然是遇到天選之人。

      張斐又趁熱打鐵道:“元學士,這信用要比金錢更為可貴,也更難獲取,可一旦建立信用來,不管是國家,還是個人,都將受益無窮。

      一旦百姓相信這鹽鈔能夠獲取利息,能夠增長財富,他們會不會去急于兌換本金?銅錢放在家里,是不會增長的,也會就會變成長久持有。并且還能夠用于交易,這比拿著一大箱銅錢去支付,可是要輕松得多啊!

      其次,如今我們發的鹽鈔,是隨時能夠兌換鹽,以至于超發之后,他們都來兌換,而官府根本就拿不出足夠多的鹽來,以至于鹽鈔的價值不斷下降。

      但是這債務不同,債務是具有時效性,官府就可以給予合理安排,每年支付一批,如此就不會面對現在的窘境。

      最后,如今鹽鈔超發,主要是因為財政困難,然而,超發鹽鈔,至少比頒布苛捐雜稅法要好,誰還沒個應急之需,通常也就是借錢,人可以借,朝廷當然也可以借,一旦我們建立起信用來,便在可急需錢時,發放債務,等度過難關,再慢慢還錢。

      這話說回來,其實債務也不算是壞事,至少能夠促使朝廷去節省開支,而不是說,有了錢就肆意揮霍,等沒錢的時候,就想盡辦法增稅,此才非長久之計。”

      元絳聽得稍稍點頭,開始有些心動了。

      他可是翰林院為數不多支持王安石的大學士,可見他也是非常信任理財學問的,他是很快就能夠領悟其中奧妙。

      張斐打量著元絳的神情,又道:“當然,這只是一次嘗試,用于重新建立官府的信用,目前所超發的鹽鈔,其實并不是很多,如果分攤到三年之內,這并不會給官府造成很大的負擔。”

      元絳瞧他一眼,不禁問道:“那不知張庭長打算怎么做?”

      張斐道:“目前據我所知,那些商人可能會找茶食人起訴官府,并且會索要利息,就司法而言,這也是屬于契約糾紛。我的想法由皇庭出面調解此桉,讓你們雙方私下達成和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