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三十章 版本答案
過得好一會兒,薛向摸了摸自己那一縷山羊胡,“咳嗯.我.我承認這確實會影響到商人的積極性。”
說罷,他又馬上補充道:“但是朝廷必須及時改善財政問題,而均輸法不但減少財政許多支出,也減輕許多百姓的負擔。”
張斐問道:“”所以,薛發運使認為,照此趨勢發展下去,也并無太大害處,反而有益于朝廷?”
薛向又陷入了沉默。
王安石看著心急,你在這里猶豫什么,這么發展下去,能夠出什么問題?
一點點損失,相比起咱們所得,根本算不得什么。
他就是打擊這些大富商、大地主。
這要是呂惠卿,就會馬上反駁張斐,但是薛向可是在西北地區,跟西夏、吐蕃商人都博弈過的,人家是身經百戰,他心里清楚,要是商人大規模減少的話,這也會引發很大的問題。
首先一點,這腐敗問題,就是完全沒得治。
只見薛向額頭上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,但他渾然不覺,看得出他是在很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。
張斐也不著急,靜靜地等待。
過得好半響,薛向才回答道:“長此下去,定是不行,但是均輸法理念,是絕對正確的,因為因為之前的制度,是極為不合理的,均輸法已經證明是能夠節省很多支出的,不過我們發運司也會針對這一情況,進行調整的。”
張斐問道:“如何調整?薛發運使可有具體的計劃。”
薛向思忖少許,道:“具體還未仔細商量,但是我們發運司適當地加大買入,同時減少賣出,如此一來,就能夠調動商人的積極性,到底有錢賺,他們商人就會動起來的。”
這薛向果真是一個人才,這腦子轉的就是快。張斐道:“但是在買入方面,也存在著問題,方才薛發運使也說了,商人必須優先發運司,同時商人也無法與發運司進行競爭,以及這其中還存在這賄賂問題。”
薛向深呼吸一口氣,突然看向張斐,“記得前幾日在皇庭的時候,我曾就發運司腐敗問題,跟各位說過,這是屬于監察方面的職責,而且我還了解過河中府的情況。
我認為,要完美解決這個問題,就必須盡快讓公檢法去到江南地區。因為均輸法主要是維護朝廷自身的利益,以及減輕百姓的負擔,絕不會針對商人,只是期望杜絕惡意抬高物價,盤剝百姓的現象。
或許會傷害到一些商人的權益,但這并非是官家的本意,也不是王相公所期待的,河中府許多政策,也與均輸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,但結果并不相同,可見,問題是不在于均輸法,而是在于律法上缺乏對商人的保護,從而造成誤傷,而公檢法是為求保護個人的正當權益,我相信等到公檢法去到東南六路,許多問題,都將迎刃而解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