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五章 太細了一點
“完了!”
李國忠道:“這溝渠肯定有問題。”
呂嘉問又看了看那畫,道:“就算如此,又能說明什么?”
“我這里還有兩幅畫。”
張斐回過頭去,只見邱征文帶著三個耳筆,拿出兩幅畫卷來到堂中間,將畫卷展開來。
許止倩雙手捂臉。
上回是文章,這回是畫,而邊上的人,哪個不是文壇大家,閉著眼都比她畫得好,這真是丟人丟到家了。
但此時此刻,沒有人關注這些,他們的注意力全都是畫上的內容。
張斐來到畫前,“左邊這幅畫,是我從相國寺、繡巷找了十幾個證人,根據他們的回憶,所畫出五年前這個街口的場景。而右邊這幅則是當下的。
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,在五年前,途徑路口的溝渠是當今的兩倍之寬,也更深一些,同時邊上還設有護欄。這是為什么,就是害怕有人不慎掉入溝渠中。
但當時的街口是非常寬大的,一眼就能夠看到,并且還設有護欄,故此也從未發生過有人或者馬車,掉入溝渠中。
而當今街口,相信不看畫也知道,是非常窄且擁堵。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春風十里的侵街行為所導致得。春風十里若想擴大店面,必須要填平之前的溝渠,但是這條溝渠又是整個繡巷排水的溝渠,不能沒有的。
于是春風十里擅自改變溝渠的路線,但為節省成本,溝渠的寬高是遠不如當初,并且沒有設置護欄,給予警示。另外,在沒有這個棚子之前,若是從西面來,是可以看到這條溝渠的,但是由于那個棚子遮蓋了一部分溝渠,如果不注意,在街口轉角處,是完全看不到的。
而我朝交通法規,幾乎都是繼承《唐律疏議》,但是在咸平年間,曾添加了一條專門針對交通道路的規定。”
說話時,他已經走到自己的桌前,剛拿起一份文桉,哪知呂嘉問先說道:“這我記得,就是關于在城內開溝渠、水井,甚至挖個泥坑,戶主都必須要設有護欄,免傷人命,否則的話,一旦出現意外,戶主將負擔全部責任。”
張斐又將手中文桉放下,點頭道:“正是這條,但其實后面還有一句,若因此導致出現受傷,甚至于死人,戶主還是要承擔賠償。這就是為了確保,不要在容易出現意外的地方開設溝渠和水井。”
“不錯,是這么個意思。”呂嘉問點點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