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張三的身份 > 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(八)

      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與法(八)

      他是非常想得到綏州的。

      但也正是因為此案,使得趙頊改變戰略,選擇王韶的河湟戰略。

      原因就在于,在種諤拿下綏州后,西夏方面是糾纏不休,用盡各種手段,來干擾綏州的發展,外交也頻頻施壓,天天與宋朝交涉,拿各種要塞給宋朝交換,宋朝還上過兩回當。

      這也導致綏州一直未得到發展,如果要以綏州為基點,就必須開辟運輸線,在前線屯田,等等,如果這些都發展不起來,你就不可能以此作為進攻西夏的大本營。

      同時國內保守派對于收回綏州,是非常擔憂的,確實,這宋朝的財政是糟糕透頂,如果再爆發大戰,可能就再也恢復不過來。

      在他們看來,綏州就是一個隨時爆炸的火藥桶。

      是得不償失。

      關鍵西夏那片領土,是重在國家安全,而無法為宋朝的財政帶來任何補償。

      就是在這個時機,王韶向上面提出《平戎策》,立刻就贏得趙頊、王安石的支持,這全都是因為綏州鬧得趙頊頭都是大的,朝堂也不得安寧,最終他選擇河湟戰略,同時也一直都在降低綏州的關注,避免去激怒西夏,那邊慢慢開辟河湟戰線。

      但是種諤、折繼世、郭逵這批武將,始終是支持北線綏州戰略。

      之前王韶不知道會是這么個審法,他當時坐在下面,那是不知所措,因為種諤、郭逵都在強調綏州在戰略的重要性。

      讓他上去,他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講,因為他是非常清楚綏州的重要性,但他又是河湟戰略的總參謀長和制定者,以宋朝目前的財力,是不可能同時啟動這兩個大戰略的,只能分主次。

      他如果去強調綏州的戰略屬性,這會對他的計劃造成影響。

      故此,他臨時決定不出庭作證。

      (本章完)

      /yt88010/



    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      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