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九十五章 三法之爭(九)
徐慶年道:“不會。”
陸邦興又問道:“如此說來,徐老先生并非是真心實意地支持那一分五的利息?”
徐慶年道:“那也不是,為鄉民做一點事,我是很樂意的,而我在城里的解庫鋪,就只是買賣,不違法就行。”
陸邦興低頭瞧了眼文案,道:“可是據我所查,你們徐家在約莫五年前的災荒時期,也就是鄉民最困難的時期,曾向鄉民們借出高達兩倍,甚至于三倍的利息,并且兼并了數十戶百姓的土地。那時候徐老先生似乎沒有想到為百姓做點事?”
徐慶年瞧他一眼,我都已經這么老實,你還要這么做,真是殺人誅心,當即是生無可戀地回答道:“當時許多人都這么干。”
平時他可不是這么說話的,也是跟梁友義一樣,滿口仁義道德,但是他知道在這里說些,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堪,索性就舍棄儒家的外衣,直接講利益。
院外頓時噓聲四起。
“肅靜!肅靜!”
張斐立刻敲了敲木槌,好像這就是他唯一的工作。
等到院外的百姓安靜下來后,陸邦興又繼續問道:“聽聞此次約定利息的草約,正是徐老先生擬定的。”
“是是的。”
徐慶年稍稍點頭。
陸邦興問道:“為何找徐老先生來擬定?”
徐慶年道:“因為我家開解庫鋪的,對此比較了解。”
陸邦興又問道:“我聽說在草約中規定,誰若違反此規定,則將其革除鄉籍?”
徐慶年愣了下,猶豫片刻后,才答道:“在最初的草約中,是這么擬定的,但后來將這一條給刪除了。”
陸邦興道:“為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