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張三的真實身份 > 第六百四十一章 雞生蛋,蛋生雞

      第六百四十一章 雞生蛋,蛋生雞

      小樣!

      看我不氣死你。

      他們兩個一直都沒有出聲,原因很簡單,要臉。

      到底新法是出自王安石之手,而司法改革是出自司馬光之手,總不能自賣自夸,這得其他人去說。

      忽然,王安石余光突然又瞄到富弼,只見這殿內唯二坐著的富弼仿佛已經入睡,坐在那里,閉目養神,是面無表情,他心下不禁微微皺眉。

      文彥博再度站出來道:“你這才是本末倒置,不錯,那些政策都是出自轉運司、提舉常平司,但是你不要忘記,其中很多政策,都是被迫完善,且恰恰是皇庭的判決,促使轉運司進行改變,也正是因為公檢法秉公執法,打下堅實的基礎,這些政策才得以執行。

      就比如說你口口聲聲所言的鹽鈔,據我所知,公檢法未去之前,鹽鈔濫發,導致貶值,正是因為公檢法的契約原則,才使得百姓都愿意相信鹽鈔,即便換個人上去,也會這么干,也會取得成功。”

      呂惠卿笑道:“文公怎又不說,新任轉運使未去之前,當地鹽鈔濫發,導致貶值。至于公檢法么,呵呵,給那么多錢,相信別人能夠干得更好。而且,事實就是河中府財政增長,皆因為轉運司得政策調整得當。而轉運司的政策完全是根據制置二府條例司所制定得新法。

      諸位可能有所不知,我們制置二府條例司,是會根據不同的地方,做出適當的調整。如東南六路關乎京師糧食供給,故此率先在東南六路推行均輸法,圍繞著東南六路的漕糧進行,也根據當地情況,做出多番調整,而河中府掌管鹽池,故此新法是圍繞著鹽池進行,而不是被迫為之。

      這都足以說明,河中府財政增長,皆因王學士的新法,且公檢法能夠在河中府取得成功,也是因為新法給予公檢法的財政支持,否則的話,數千個皇家警察,每年支出十幾萬貫,這河中府又如何養得起啊。”

      革新派紛紛站出來,支持呂惠卿的觀點,甚至表示應該取消公檢法,節省支出,這樣財政會更好。

      保守派也紛紛站出來,指責對方睜眼說瞎話,公檢法在河中府人人稱道,深得民心,若無公檢法打下基礎,你們那些政策,拿命去執行,那馬家解庫鋪敢與你們合作嗎?誰敢用你家的鹽鈔?

      關鍵你們之前不是說,河中府的財政算作公檢法的,咱們來比一比嗎?

      如今出了結果,你們又把河中府的功勞,也算在了自己頭上。

      真是無恥啊!

      雙方立刻是吵成一團。

      吵來吵去,真的如同雞生蛋,蛋生雞,因為他們是同時去的,且都拿得出耀眼的政績,聽著都有理,還真不好算作是誰的,誰成全了誰。

      “諸位卿莫要再吵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