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一

          這老頭的一句話,讓王安石再也不敢多說什么,趕緊點頭附和。

          確實!

          目前而言,建設公檢法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,其它的都得往后稍稍,不然的話,一切都無從談起,而且會產生非常多的隱患。

          在如此大亂的局面,不馬上穩定住人心,誰能保證,不會助長他人野心。

          文彥博口中心懷不軌之人,可不見得是單指黨項貴族,也可能是大宋將軍。

          現在就是兩種選擇,第一,采納王安石的計劃,直接由朝廷來控制,由朝廷來主導建設公檢法。

          第二,借商人間接控制,建設公檢法。

          但是根據基本法原則,如果朝廷控制上層,那么下層就會擰成一股繩,西夏舊貴族就有可能占據主導,畢竟此次伐夏,兩國都還沒有宣戰,沖在前面是西夏的貴族和地主,宋軍在當地缺乏一些威望,更別說這強龍不壓地頭蛇。

          如果扶植商人,就是分裂下層,采取平衡之術。

          顯然第二種方法,更適合當前的局勢。

          有一點是非常關鍵的,就是商人非常信仰公檢法,他們是公檢法的擁護者,而不是破壞者。

          最終,趙頊還是采納張斐的建議。

          就是圍繞著建設公檢法為核心,去穩定西夏地區。

          隨后,朝廷便對外宣布,將支出五百萬貫,采購西夏的牲畜、藥材,等一切貨物。

          同時,又撥出兩百萬貫,去犒勞三軍將士,這都不包括云州那邊的西軍將士,就只是西夏境內的宋軍。

          這錢朝廷花得非常痛快,要真是一寸土地去打,所花的錢可就不止這么一點,當然,這些稅幣實際上都是真金白銀,這全都是從內藏庫的存款支出。

          以往將軍立功,都是在當地劃土地給他們,但這回不是,因為朝廷已經貨幣化,而且你劃土地給將軍們,你將來收稅也會面臨問題,以及這些都可能成為不穩定因素,就直接給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