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什么時候完結 > 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西兩開花

      第六百五十九章 東西兩開花

      司馬光是安排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擔任齊州庭長,由蘇軾擔任檢察長。

      這司馬光雖然跟王安石是針尖對麥芒,但是對于王安國,他還是非常信任的,同時也認同王安國在律學上面的造詣。王安國是一直在齊州,而蘇軾則是在雪融之后,就馬不停蹄地趕到齊州。

      此時的蘇軾還是心懷抱負的,他已經在揚州浪了三年,別看他在京城像個怨婦似得,但他在揚州的時候,可是結交了不少紅顏知己,過得也是相當滋潤。

      但他還是渴望一展拳腳,現在是干勁十足啊。

      “與我所料,是絲毫不差啊!”

      蘇軾將卷宗往桌上一放,不禁得意地笑了笑,又向王安國道:“事實勝于雄辯,我若是令兄,我可能無顏待在朝中。”

      王安國雖然與王安石在政治理念上大相徑庭,但是兄弟之情還是有得,呵呵笑道:“我今兒可算知道,為何子由能夠在河中府平步青云,政績斐然,深受官家輕重,而你蘇子瞻就只能在揚州逛青樓,連個官署都沒有。”

      這個坎是過不去了嗎?

      蘇軾又狠狠詛咒了一番張斐,就是這廝在立法大會上說他連個官署都沒有,道:“我那是受奸人所蒙騙。”

      王安國道:“此番動亂,亦非是因吾兄而起。”

      說著,他又拿出一道公文來,“你看看,這是青苗法在章丘縣所取得的成績,整個章丘縣是無一人告狀,人人稱道,而且財政收入也得到顯著增長。”

      蘇軾接過來一看,看罷,這神情是略顯尷尬。

      其實王安國奉命來京東東路,就是觀察青苗法的執行成果,問題確實不少,但這是看人來的。

      王安國又道:“由此可見,青苗法還是有其利好的一面,關鍵是在于執行者,我兄長錯就錯在,太過激進,未有安排周詳,便貿然推行,準備不足,以至于險些釀成大禍。而如今有我們公檢法在此監督,如果我們做得好,那么青苗法也將會發揮應有的作用。”

      說完,他馬上制止蘇軾,“你也別說我為兄長說話,咱們就等著瞧。”

      蘇軾搖頭笑道:“我可沒有這么想,其實關于這一點,我早已經想到,這也是我為何愿意來檢察院的原因。”

      正當這時,蘇軾的小書童出現在門前,“先生,外面有一個名叫洪齊的人求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