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描寫張三的小說 > 第六百七十七章 謀反案(五)

      第六百七十七章 謀反案(五)

          趙頊皺了下眉頭,不再作聲。

          倘若太平盛世,誰愿意落草為寇,刀尖上舔血。

          在開庭之前,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李磊他們已經(jīng)是強弩之末,如無意外,今日檢察院應(yīng)該可以直接拿下,給大家一個結(jié)局。

          可結(jié)果.結(jié)果還真就出了意外。

          因為確確實實是有許多草寇被詔安,成為禁軍里面的小官小將,而且這不是很稀罕的事,是非常常見的。

          正規(guī)軍圍剿草寇,絕對是屬于吃力不討好,關(guān)鍵這草寇又是春風(fēng)吹不盡,即便你下定決心,將他們一鍋端,但很快就冒出一些草寇來。

          畢竟經(jīng)濟環(huán)境就這樣,土地大肆被兼并,又不是向汴京一樣,城里有很多就業(yè)崗位,只能是去偷搶。

          從人性上來說,為求詔安去謀反,這是不可能的,但這絕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。

          那如果說謀反的盡頭是詔安,如果落草為寇成為毛遂自薦,那你怎么去判定,他們到底是否要謀反,還是要爭取詔安。

          到底人心隔肚皮。

          這就有些意思了。

          而在眾人的反應(yīng),也令李磊深感得意,他拿出一沓厚厚的證據(jù)來,“大庭長,根據(jù)我們所調(diào)查,在整個京東東路,至少都有一千多官兵,是草寇出身,其中包括三名指揮使,六名虞侯,二十六名都頭,等等。

          他們中一些人的遭遇,與吳天極為像似,也都是被逼的走投無路,故才落草為寇,但此非他們心中志向,他們?nèi)匀豢释麍笮遥üαI(yè),他們中一些人被官府詔安之后,也確實為國家立下不少功勞。

          此外,他們在被詔安之前,也如吳天所言一樣,曾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,曾三番五次擊退官府的圍剿,最終被詔安。

          二者唯一的區(qū)別,就在于他們沒有被擒,而吳天被稅務(wù)司擒拿,他的受詔安策略,顯然是失敗了,他也是難逃一死,但是他不愿意接受謀反罪,只因這是最我當(dāng)事人最大的羞辱。

          他是渴望成為戰(zhàn)場上的英雄,而非是成為自己國家的反賊,這會令他死不瞑目。”

          雖說成王敗寇,被詔安的前提條件,就是你不能被官府抓住,才有資格被詔安,此時的吳天顯然不具備這種資格,他多半也是死罪難逃,但他們?yōu)槭裁慈耘f要申訴,就不想背負反賊罵名,因為他內(nèi)心忠君報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