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描寫張三的小說 > 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行其是

      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行其是

          劉彝道:“但是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,東流是難以避免水患。而我們之前就是順著北流河道來得大名府,我們發現北流前幾次水患,是在于河道失修所至,如果加固堤壩,其實是可以減輕水患的。”

          呂惠卿道:“這也是我最頭疼的問題,目前朝中絕大多數大臣,都是支持東流的,因為這關乎我朝北疆的防御,如今雖然我們有權選擇北流,一旦出現水患,那我們是難辭其咎。”

          侯、劉二人皆是不語。

          那怎么辦?

          他們只能是提供技術建議,拍板還得是呂惠卿這位新上任的河北轉運使。

          呂惠卿又道:“看來為今之計,只能做兩手準備。東流河道以監視、鞏固程都監留下的河防工事,主要目的是避免更多百姓因水患喪命,這樣能夠減輕輿論的壓力。

          同時依從劉副院長的想法,集中人力加固北流河道,倘若東流再決堤,河水還是選擇北流,那我們就順勢改為北流河道。”

          侯叔獻、劉彝同時點點頭。

          呂惠卿從來就反對王安石大張旗鼓治水,在他看來,這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,他來到這里,主要就是彌補當初的一些錯誤,以及撇清這個責任,最終將河防交給水利學府,他就及時脫身。

          相比起還處于動蕩中的河北地區,京東東路,已經慢慢恢復往日的安寧,青州是因為債務重組和事業法,使得財政增加,負擔變輕,日子越國越滋潤。

          而齊州等地,則是因為提舉常平司往外面撒幣,興水利工程,百姓有了活干,而且土地得到灌溉,自然也不會去抱怨。

          而近日,蘇軾也來到青州,主要是修復青州與齊州的關系,因為之前兩法競爭,導致青州完全與其它州縣斷絕聯系。

          但青州到底是京東東路省府,而目前公檢法完全在京東東路鋪開,得趕緊建設好公檢法的層級關系。

          另一方面,蘇軾也是來拜訪歐陽修的。

          歐陽修對蘇軾、蘇轍可都有提拔的恩情,關鍵他們的政治理念也非常像似。

          中午時分。

          范純仁請蘇軾來到檢察院邊上的一家酒樓。

          剛剛入得酒樓,就見里面的客人是人手一張邸報,看得是津津有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