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描寫張三的小說 > 第七百六十六章 “青樓特使”

      第七百六十六章 “青樓特使”

          此話一出,文彥博、司馬光他們不約而同地瞟了一眼王安石。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是面如止水,淡淡問道:“你的推測有何依據(jù)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在遼使赴京時,大多數(shù)人都預(yù)測,他們是來趁火打劫的。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,其實此時并不是趁火打劫的最好時機。

          而最好的時機,是等到我朝出兵西夏,與西夏兵馬廝殺一陣子,然后再來趁火打劫,那樣的話,不但能夠削弱我朝與西夏的國力,同時還能占盡便宜,主導(dǎo)一切。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道:“既然如此,他們?yōu)楹维F(xiàn)在挑起爭端,而不是等到我朝出兵西夏以后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就連我這個檢控官都知道,那時候才是趁火打劫的最好時機。所以,如果我朝要出兵西夏,必然是先防御好北線。

          王學(xué)士在河北的一些防御工事,引發(fā)他們的警惕,他們必須得打斷我朝在邊境的部署,令我們心生忌憚,甚至在我朝引發(fā)恐慌。

          而事實是在遼使入京之后,我們朝堂上也確實在談?wù)撛诤颖毙藿ǚ烙な隆6谊P(guān)于這一點,他們相信還是會持續(xù)施壓的,不斷弄一些小動作來破壞我朝在北線組織起防御。

          其次,適才我曾提到,遼國并無與我國開戰(zhàn)的意圖,因為不但沒有民意基礎(chǔ),同時我們的歲幣和通商對于遼國而言,也是至關(guān)重要得。

          如果他們的趁火打劫,是在破壞兩國盟約的前提下,那對于遼國而言,其實是弊大于利的。

          因此我們推測,他們保留這部分爭議,以及在這一點上糾纏住我們,那么就給予他們在邊境屯兵的一個正當(dāng)理由,可以在關(guān)鍵時刻,借著爭議出兵,侵占我朝領(lǐng)土,這必然會給予我們壓力,但同時又談不上宣戰(zhàn)。

          所以,保留這個爭議,對于他們而言,是能夠很好的將主導(dǎo)權(quán),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。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道:“依你之意,我們將永遠(yuǎn)受制于北朝,只要北朝在,我們就不能對西夏做出任何舉動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我只是就事論事,指得也是當(dāng)下,我認(rèn)為,在沒有足夠?qū)嵙δ軌蜃龅絻删€作戰(zhàn)時,任何對于西夏的軍事行動都應(yīng)該更加小心謹(jǐn)慎,因為遼國一定會想辦法干預(yù)的,雖然遼國確實也不想與我國開戰(zhàn),但如果我們消滅西夏,是直接關(guān)乎到遼國的安全問題,我們不能寄望于他們會在一旁坐視不理。”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立刻向趙頊道:“陛下,臣以為張檢控所言甚是有理,目前外部局勢,不允許我們輕易對西夏出兵。如熙河拓邊,雖奪取六州,開辟千里,但每年需要為此支付數(shù)百萬貫的財政,倘若在國力尚不足的情況,就出兵西夏,這無異于玉石俱焚。”

          富弼點點頭道:“君實所言甚是,目前陛下該韜光養(yǎng)晦,主修內(nèi)政。”

          趙頊稍稍點了下頭。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暗自皺了下眉頭,突然言道:“當(dāng)下以內(nèi)政為主,這當(dāng)然是應(yīng)該的,但是我們?nèi)匀徊荒芊艞墝τ谖飨牡钠v戰(zhàn)略,應(yīng)該繼續(xù)對其施壓,動用非軍事以外的所有手段,使其變得更加虛弱,待時機成熟時,便可給予致命一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