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張三最新 > 第七百八十一章 激勵法

      第七百八十一章 激勵法

          陳懋遷問道:“不知想要獲得激勵法的保障,該去找誰申請,是皇庭,還是檢察院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這事不歸我們公檢法管,看是工部,還是戶部。”

          “啊?”

          一眾商人很是忐忑地看著張斐。

          商人信誰,都不敢信官府。

          張斐笑道:“你們放心就是,雖然管這事的人,肯定不會是公檢法,但違反了激勵法,那就屬于公檢法的職權。

          如這種事情,你們可以委托珥筆或者茶食人去申請,保留證據,若遇到問題,可以去檢察院或者皇庭進行申訴。

          法制之法會保障你們的正當權益。”

          這就是公檢法的作用,要是沒有公檢法,這激勵法可能就會變成虛有其表,那些官老爺或者說權貴,可以直接將你的技術變成他的技術,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。

          公檢法讓許多政策,變得具有可行性。

          而那邊王安石在權衡一番后,決定還是將激勵法交予工部來執行,因為他認為戶部的權力已經夠大,也忙不過來,反而是工部目前比較輕松,再加上工部也是與技術息息相關。

          為了公布這個消息,他還特地了寫一篇文章,首先,表示對于激勵法的支持,工部也將會成立專門官署,來執行激勵法。

          同時又在文中暗示,這全都是基于我的理念,我再強調一遍,欲富天下,則資之天地。

          不但如此,他還推出一個新得觀點,以義理財,以利生財。

          管理和分配財富,這是得講道義的,但是要增加新得財富,則是講究利益,道義與否都無法產生新得財富。

          這個論題,令司馬光有些措手不及。

          以前王安石是講究利,而司馬光是講究義,矛盾是非常尖銳的,但王安石這么一細分,司馬光就難以去反駁。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講究的道義,是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,不能剝削百姓,來獲取財富,財富總體是沒有變化的,只基于管理和分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