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后續(xù)叫什么 > 第二百六十七章 言之有界

      第二百六十七章 言之有界

      “我問完了。”

      范純?nèi)首讼氯ァ?br/>
      趙抃又看向張斐,張斐搖頭道:“我沒什么要問的了。”

      宋敏求徹底傻眼了,方才你們那么針對王安石,怎么輪到我,就這么寥寥幾句,誰...誰才是被告??!

      他并不知道,他和蘇軾只不過是引出這場官司的導(dǎo)火索,真正的被告就是王安石,而不是他,雙方爭論的關(guān)鍵,是這條小報禁令和王安石的動機(jī)。

      這也是所有人都關(guān)注的。

      之后的李大臨也是如此,上得堂來,草草被問幾句,只是走個過場。

      然后就直接進(jìn)入結(jié)桉陳詞的流程。

      張斐先站起身來,道:“首先,我方放棄對蘇軾的訴訟,因?yàn)槭聦?shí)證明,他只是表達(dá)自己對于小報禁令的看法,而與小報是毫無關(guān)系,正如王學(xué)士所言,他也從未禁止別人開口議論時政。”

      蘇轍是徹徹底底松了口氣。

      我才不會謝謝你,有能耐你倒是將我治罪?。√K軾傲嬌地將臉偏到一邊。

      他本想借此官司,打破張斐的不敗神話,哪知他就是走了個過場,啥表現(xiàn)機(jī)會都沒有,真是失望透頂。

      “其次。”

      張斐又繼續(xù)言道:“宋敏求、李大臨是絕對犯下造襖書襖言罪,他們在知道事情原委的情況下,但只是刊登了蘇軾的言論,而并沒有將王學(xué)士所憂也寫入其中,以此來挑撥是非,激起大家的憤怒,制造社會動亂。

      雖然宋敏求對此做出解釋,看似很有道理,但大家一定明白,他反對的根本原因,是因?yàn)樗矚g藏書,這是他的個人利益,而制造社會性的動亂,這是一種極端自私自利的行為。

      而這,也恰恰是王學(xué)士所擔(dān)憂之事。”

      說到這里,他低頭看了看文桉,道:“在當(dāng)時會議上,王安石是非常清楚地表達(dá)了這個觀點(diǎn),為什么他要禁止小報議論時政,是因?yàn)樗麚?dān)心商人為求利益,夸大事實(shí),博人眼球,以至于造成社會動亂,給朝廷帶來無盡的麻煩和消耗。

      這是王學(xué)士的原話。而宋敏求所為,與王學(xué)士所言,性質(zhì)是完全一致的,只不過商人圖利,宋敏求是圖文,為了一篇文章而殺人者,亦屬謀殺,二者沒有區(qū)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