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后續叫什么 > 第六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金融

      第六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金融

      他必須要做出改變。

      這里他借用了慈善基金會的方式,通過給商人的投資和借貸去直接獲取盈利。

      而且,這能夠幫助他,避開冗雜的官僚體系,去操控全局。

      這就是王安石和司馬光最大的區別,司馬光壓根不認同這些理財思想,他的政策只有一點,休養生息,輕徭薄賦,即便這個政策能夠賺到錢,司馬光也會認為這是歪門邪道,只可贏得一時,而不可長久,長久必傷民。

      王安石對于理財的手段,是推崇備至,他很快就能吸收這方面的知識,然后用于自己的政策。

      見過王安石后,趙頊又親自召見司馬光,如今可是兩翼齊飛,不能顧此失彼。

      司馬光跟趙頊談得事就非常簡單,就是公檢法聘請寄祿官的事。

      我們公檢法的責任就是執行,是要求最高得部門,如果什么臭魚爛蝦就往我公檢法扔,那如何能行,而且,公檢法能夠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,就在于公檢法是能夠直接裁掉不合適的人。

      那些寄祿官可全都是大爺,都已經懶散慣了,來到公檢法,他們要是出工不出力,那怎么辦,當大爺養著?

      這會帶壞我們公檢法的風氣。

      而這些寄祿官員,要裁得話,是非常難的,手續之多,真是瞠目結舌,基本上就是鐵飯碗。

      司馬光堅持要求,讓他們應聘上崗,從最低坐起,憑能力留任。如果上來直接當檢察長,那肯定就裁不掉,因為檢察長必須是朝廷指派的,河中府雖然情況特殊,直接就地取才,但也都申請過的,大庭長還是沒有這權力的。

      趙頊欣然接受他的建議,因為司馬光只是針對公檢法的底層官員,上層官員,還是朝廷決定,這并不影響他的人事權,但還是要求司馬光,盡量招入更多的寄祿官,而不要輕易從民間招人,這會加重朝廷的冗官現象。

      司馬光當然也答應,他不是不想招,因為公檢法很缺乏識數認字的人才,只是說,招來了,就得鞭策他們,讓他們努力干活。

      張家。

      “張庭長,關于貴宅的改造,已經全部完工,你要不親自去看看。”

      李豹來到屋內,一邊搓著手,向張斐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