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后續(xù)叫什么 > 第六百八十九章 算無遺漏

      第六百八十九章 算無遺漏

          古人云,不撞南墻不回頭。

          但其實很多時候,你明知是一堵墻,也得撞過去,要么將自己撞死,要么將墻撞破。

          如那隋煬帝,他難道就不知道,繼續(xù)這么下去,這國家可能會出問題嗎?

          他肯定也是知道的,但是對于皇帝而言,皇權(quán)是高于一切的。

          如果他半途終止,那就代表,他當初的選擇是錯的。

          真正聰明的皇帝,是不會妄開金口的,一般都是讓大臣來說,問責的時候,就有替罪羔羊。

          趙頊現(xiàn)在也面臨這個難題,東流計劃,是他和王安石推動的,但結(jié)果卻又如司馬光所料,耗費太多人力物力,卻仍然看不到結(jié)果,這是一個很大很大工程。

          趙頊不同隋煬帝,他很愛財,但也很節(jié)儉,他希望存錢打仗,耗費這么多,這心有不舍,但是他又不能退,因為王安石是肯定不會答應(yīng)的,花了這么多錢,中途又說不行,那只能說明他和王安石當初的決策是錯的,司馬光是對的。

          這鍋肯定是王安石來背,但是皇帝的權(quán)威也會受到質(zhì)疑,到時趙頊縱使不愿,也得完全倒向司馬光,更主要的是,目前趙頊還非常需要王安石。

          左右都不行,只能往中間殺出重圍,故此在這事上面,趙頊也只能依靠張斐。

          可是既然你要借公檢法來下坡,就肯定要將事情擺在臺面上,因為公檢法是沒法遮遮掩掩的。

          程昉也得受公檢法調(diào)查。

          這里面又涉及到皇權(quán)和法權(quán)。

          檢察院主動去調(diào)查程昉,將他治罪,這屬于法權(quán),而皇帝讓檢察院調(diào)查程昉,也許結(jié)果是一樣得,但這就是屬于皇權(quán)。

          張斐的計劃,令趙頊非常滿意,根據(jù)這個計劃,所有的決策權(quán)都在他手里,同時還能夠從東流計劃這個天坑中跳出來。

          這其實也是趙頊重用張斐一個重要原因,就是借第三方實力,去平衡革新派和保守派,如果沒有張斐,他就只能二選一。

          皇城。

          “許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