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九十二章 聽證會(二)
這個問題,在場所有人都懵了。
包括趙頊也在想,這個民不聊生該怎么去算?
王安石也想了半天,“沒有這方面的判定,一般都是當地官員根據情況來定。”
張斐又問道:“適才王學士說,根據工事所需,征召勞役,朝廷能否準確判定,某項工事,應該需要多少勞役?”
王安石搖搖頭道:“沒有!因為這很難去判定。”
張斐問道:“拓寬多少,挖深多少,以及每個役夫每天可以做多少事,經驗豐富的官員,難道不能因此給出一個估算嗎?”
王安石道:“河防工事,是非常復雜的,征召勞役往往都需要一兩個月,再加上天氣、土質的不同,河防大臣是難給出一個估算的。”
張斐點點頭,道:“關于地方財政和河防財政,可有明確的職權關系?”
王安石道:“主要負擔河防財政的是轉運司,而轉運司同樣也有監督河道工事的職權,正如我方才所言,在制置河防水利司之前,轉運司若覺得有問題,是可以拒絕撥錢的。
但這也導致很多時候,轉運司成為延緩河道工事的罪魁禍首,故而我才建議陛下設制置河防水利司,即便是現在,如果轉運司認為工事存在問題,他們也是可以立刻上書朝廷,只是要以河防大臣為主,而不能輕易拒絕撥錢糧,除非你握有鐵證,證明這里面確實存在問題。”
張斐問道:“什么問題可以上報朝廷?”
“任何問題。”
王安石道:“比如說有人克扣夫糧,濫用民力,貪污腐敗,等等。”
張斐道:“侵占民田,破壞百姓房屋,這些算不算?”
王安石點點頭道:“這些都可以算。”
張斐問道:“不上報算不算違反制度?”
王安石道:“朝廷是有御史監督。”
只要張斐問他,又無違反制度,他一律避而不答,他知道這么大的工事,不可能不存在這種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