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出后續了嗎 > 第七百章 反其道而行

      第七百章 反其道而行

          不得不說,張斐的這一番話,給予王安石莫大的激勵,是躊躇滿志,很快就調整過來,他先是奏請趙頊,讓侯叔獻去擔任水利學府的院長,又安排幾名水利官,擔任水利學府的博士。

          要知道,如今連水利學府都不知道在哪里,至于招生那更是無從談起,而且包括侯叔獻在內的,全都是差遣官,是有實權的,這其實不符合事業法,事業法主要是安頓那些閑散官員。

          大家都知道,侯叔獻就是去取代程昉的,王安石不過是在掩耳盜鈴,始終不承認東流計劃失敗,以及程昉的過失。

          但這個掩耳盜鈴是很有必要的。

          在確認一點后,王安石又正式上奏趙頊,將三十萬貫的救濟金、賠償金,全部撥給河北路的提舉常平司。

          由提舉常平司來負責賠償和救濟。

          這倒是引起許多人的不滿,你們這看著怎么像似左手倒右手,皇帝出錢,結果進王安石兜里,你兩可一直都是穿一條褲子的。

          但是王安石反駁他們,提舉常平司本就主要救濟百姓的官署,這安排是合情合理,不然應該撥給哪個官署。

          司農寺?

          太府寺?

          這不都是我的勢力范圍嗎?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現在也想得開,畢竟這是皇帝出的錢,你拿著就拿著,我盯著你就是。

          這人和錢都到位后,王安石開始推行自己的新政。

          其一,明確表示將在河北地區逐步廢除徭役制度,全面推行免役法,其中包括河道徭役,之前的免役法不管是在京城,還是在河中府、京東東路,全都不涉及河道,因為河道徭役需求量大,朝廷還是想用免費的。

          其二,將在河北全面推動農田水利法,初步估計,要在三年內,灌溉出五萬頃良田,興修一千條水渠。

          這倒不是王安石張口而來,這幾年程昉將河北各條河流都治理了一遍,本來就有這方面準備,這個承諾,也是根據具體情況來的。

          其三,推出救濟法案,同時與農田水利法緊緊綁在一起,簡單來說,你要是沒有生計,就可以上提舉常平司申請,最低工錢每月兩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