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出后續了嗎 > 第七百一十三章 最賺錢的生意

      第七百一十三章 最賺錢的生意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道:“但你當時沒有告訴我,會有這么兇險,我聽說那邊.。”

          又是低聲道:“已經是山窮水盡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誰能想到熙河戰事,我只能被迫調整計劃,不過王學士請放心,一切盡在掌控中。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點點頭,又道:“但是那些鹽商死性不改,這一有機會,他們就趁機興風作浪,上回在京城就鬧了一次,這回又要在西北鬧,他們是完全不顧熙河戰事,這種商人留著何用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問道:“王學士的意思是?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道:“我打算趁機在西北推行市易法,專門用于平易物價,你看有沒有機會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愣了愣,訕訕道:“王學士,這京東東路事情尚未處理好,河北才剛開始接手,京城又在忙于廂兵改革,你這忙得過來嗎?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道:“像你這樣三天打魚,兩天曬網,那當然是忙不過來。但是我認為,這時機才是最重要的,等那些鹽商鬧過之后,百姓自然很討厭他們,朝廷便可趁機推行市易法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皺了皺眉頭,道:“王學士,這商人逐利,無可厚非,而且根據我的計劃,熙河的后勤,一部分都得依靠這些鹽商,如果此時貿然推行市易法,惹怒他們,可能這后勤就會出問題。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詫異道:“后勤還得靠那些鹽商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點點頭道:“我在想辦法讓他們再續三年鹽債,同時再賣五十萬貫鹽債給他們。”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倒抽一口涼氣,“這這能行嗎?”

          “一定能行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因為商人逐利,他們會做出對最有利的抉擇。”

          河中府

          經過三年的平穩發展期,河中府再度迎來劇烈的動蕩,原因就在于三年前張斐種下的蠱。

          也就是鹽債。

          這解鹽的鹽產量是非常穩定的,剛剛好能夠滿足百姓的需求,并不是說每年都有不少剩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