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出后續了嗎 > 第七百九十一章 第二把火

      第七百九十一章 第二把火

          向來就支持祖宗之法的文彥博,頭回對這個說法起了生理反應。

          王安石也是非常不解地看著張斐。

          他其實想支持,但他又不敢,畢竟不像以前,他能夠做到乾坤獨斷。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諸位根本就沒有仔細查明,熙州皇庭為何給予那些人保護。他們這么做,完全是基于儒家思想,那西夏太后舞弄權術,架空他們國主,迫害忠良。”

          不等他說完,文彥博就激動道:“那是西夏的問題,你管得著嗎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難道儒家思想還是看人來的嗎?如果呂庭長他們今日對這種行為,做到袖手旁觀,無所作為,甚至給予支持,那只能說明,他們都是道德上的偽君子,我們就不能奢望若是在國內遇到這種情況,他們就能夠做到公正無私。”

          文彥博怒斥道:“你這是含沙射影誰呢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我只是在就事論事,道德是個人修養,而不是分人來對待,無論成與不成,呂庭長這番表態,至少證明他是一個堅持儒家思想,道德高尚的官員。西夏太后拒不交權,這就應該給予批判,而不應該助紂為虐。

          而我朝立法完全是基于儒家思想,對于西夏太后的這種行為,本就是深惡痛絕,政事堂的這道政令,顯然是有助紂為虐之嫌,不是破壞立法原則又是什么。”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撫須點點頭:“言之有理。”

          文彥博一聽,頭都是大,你不幫忙就算了,也別扯后腿啊!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立刻反應過來,忙道:“政事堂也未說呂庭長有錯,但是國家有國家的考量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又道:“就從國家層面來說,這熙州的繁榮,是在于與周邊的貿易,而西夏太后為求把持權柄,不惜迫害忠良,不惜擅自關閉與熙州的貿易,反倒是那些商人是堅持與熙州貿易,加強兩國友好,避免紛爭。

          故此呂庭長這么做,也是嚴格遵守了法制之法的理念,就是捍衛國家和君主的權益,也捍衛了熙州百姓的權益。

          而政事堂未有充分考慮其中利害關系,只是一味的想要避戰,這可能會因小失大,說句大不敬的話,倘若這種情況,發生在我朝,諸位如何再站在儒家思想之上,去規勸?

          大家都說為了區區幾個商人,就與西夏開戰,這得不償失,那我也要反問一句,為了區區幾個商人,而放棄儒家思想所堅持的,這難道不是得不償失嗎?

          基于這兩點,這道政令顯然違反了祖宗之法,事為之防,曲為之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