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零九章 鹽鈔糾紛(下)
“范祥?”
“是的。”
張斐問道:“范提刑的鹽法,可是方才提到的鹽鈔,也就是商人拿著錢前去邊州換取鹽鈔,又拿鹽鈔回到解州換鹽,最后出售到各地。”
傅文賢點點頭。
張斐問道:“老先生能否具體說說這鹽法讓朝廷獲利多少?”
傅文賢道:“當時由于老拙正好擔任河中府通判,知道還算是比較清楚,經范提刑主持鹽法后,鹽政從虧損,到獲利增加四百多萬貫,同時又為朝廷節省開支八百余萬貫的支出,前前后后為朝廷獲利上千萬貫。”
為什么朝廷總是希望河中府能夠盡量解決西北軍費開支,就是之前跟西夏李元昊打的時候,河中府鹽政敗壞,無法提供更多支持,只能中央撥錢,那其中損耗是非常驚人的。
同時這八百萬貫的支出節省,也包括勞役百姓,當時全都是勞役百姓去運送軍糧,這百姓天天在路上,又不能種田交稅,陜西地方財政是直接崩盤。
王安石就是范祥的堅定支持者,這就是理財啊!
可搞笑的是,這恰恰也是司馬光反對王安石理由,之前鹽政那么腐敗,不就是因為官榷法,官產、官銷、官運,結果是一塌湖涂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,朝廷又看不到一分錢。
張斐震驚道:“這么多嗎?”
傅文賢呵呵道:“若非如此,此法又豈會延續至今,要知道之前這鹽法是三年一變,別說百姓,就連我等官員時常也不知道,這到底該尊何法。”
張斐問道:“根據老先生的看法,超發鹽鈔會否破壞范提刑定下的鹽法?”
“絕對會。”
傅文賢道:“范提刑在任時,是再三叮囑,決不能超發鹽鈔,甚至范提刑還采用常平法,來平衡鹽鈔的價格,制止他們囤積炒賣。”
張斐問道:“老先生認為,當今有沒有一種新法可取代舊法?”
“沒有。”
傅文賢搖搖頭,“反正老拙是沒有發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