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后續(xù)好看嗎 > 第五百二十一章 文武與法(六)

      第五百二十一章 文武與法(六)

      “是嗎?”張斐又問道:“適才種副使也曾提到綏州的重要性,郭相公可否具體說說,這綏州到底有多么重要?”

      郭逵道:“當年我軍在三川口之敗,雖有諸多原因?qū)е?,但是綏州在整個戰(zhàn)役是起著至關(guān)重要的作用,當時西夏軍隊便是從綏州的土門出兵,先羊攻保安軍,然而卻轉(zhuǎn)向攻打金明寨,再直撲延州城。

      其原因就在于,西夏軍若從綏州出發(fā),可以在三日之內(nèi)趕抵延州城下,讓我方援軍根本來不及救援,以至于喪失主動。因此,只要綏州掌握在西夏手中,延州便無法高枕無憂。

      也正是因為如此,當年種副使的父親,種世衡老將軍在延州兩百外,不顧敵軍騷擾,不顧地勢險要,不惜代價,修建了這青澗城,為得就是保護延州。這一點,相信陸知府也是非常清楚的,否則的話,陸知府當初也不會派種副使駐守青澗城。

      而如今我軍收復綏州,便可以橫山為屏障,延州就再無憂矣,也可減輕其余諸路的負擔,同時在北線占據(jù)主動權(quán),只要我軍西出橫山,便可進攻西夏,是進可攻,退可守?!?br/>
      “原來如此?!?br/>
      張斐點了點,繼續(xù)問道:“那么郭相公以為,在治平四年那個時段,我國與西夏是處于什么狀態(tài)?”

      郭逵思忖半響,道:“不得不承認,當年的慶歷之約還在發(fā)揮作用,并未廢止,也談不上名存實亡,不過自嘉佑年間起,西夏方面擅自違約,出兵進犯,我朝也立刻停止歲幣,之后我朝也是根據(jù)西夏的言行來判定是否履行契約。

      正如我之前所言,占領(lǐng)對方城池,在此期間,也是常有發(fā)生的之事,兩國邊界也在不斷的調(diào)整,但并沒有爆發(fā)大規(guī)模戰(zhàn)爭,且往往在沖突后,雙方還是會和談,保證慶歷之約,得以執(zhí)行,只不過綏州尤為重要。”

      說到這里,他稍稍一頓,“故此在我個人看來,在治平四年,雙方是處于和大于戰(zhàn)的狀態(tài),但不可爭議的是,沖突也是在與日俱增。”

      張斐稍稍點頭,又道:“根據(jù)郭相公的說法,我是不是可以認為,種副使當初出兵的行為,其實在當時是非常常見的,只不過由于這綏州地理位置,是極為重要,故而確實有引發(fā)雙方大戰(zhàn)的可能?!?br/>
      郭逵點點頭。

      張斐又問道:“那么根據(jù)郭相公的判斷,我軍方面當時是否有應對大戰(zhàn)的準備?”

      郭逵道:“我認為是有得,因為在誘降嵬名山期間,折繼世折將軍已經(jīng)在大理河部署,阻止對方派兵前來阻降,并且之后接連取得大勝?!?br/>
      張斐微笑地點點頭道:“多謝郭相公出庭作證?!?br/>
      隨著郭逵下得庭去,別說旁觀的賓客們,就連種諤、陸詵兩個當事人,都是一臉茫然。

      完全看不出這番話下來,到底是哪方占據(jù)優(yōu)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