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四十五章 三年之期已到
于是司馬光與富弼是分頭行事。
司馬光加緊調派人手去青州,富弼則是去找趙頊商量,這兩三年來,河中府皇庭創造出上百個基于法制之法的案例,許多案例,都是存有爭議的,我這搞不定,還需要張斐親自回來解釋一番,正好張斐三年任期將滿。
趙頊是爽快地答應下來。
但此事很快就傳了出去,當日就有二十多道奏章,阻止張斐回京。
表示張斐在河中府干得很不錯,而且公檢法還未在陜西路徹底完成建設,他的任務還未完成,過些時候再叫他回來。
這京城的權貴想得很簡單,反正陜西路已經讓張斐給禍害了,就別再回來禍害我們,就用那塊地圈著張斐,慢慢耗著他。
以前那小子是個珥筆,就能弄得他們焦頭爛額,如今他已經是庭長,他要是回來,誰都不好過啊。
關鍵目前局勢,對他們是非常有利的。
富弼也非常精明,他表示,不需要撤掉張斐陜西路大庭長的官職,回來只是立法會的需求,因為這些判例,一旦通過立法會,就需要全國普及,這可不是小事,不能因小失大。
最終,趙頊還是采納了富弼的建議,下旨讓張斐先回來一趟,配合立法會的工作。
制置二府條例司。
“恩師,他們此番要求調張三回來,定是為了青州。”
呂惠卿道:“聽說范純仁他們在青州遇到了很大的麻煩,當初可是說好的,他們不能在此事上面用張三,雖然此番只是調張三回京,但是張三一旦成為汴京的大庭長,那就有權管轄青州,他們這簡直就是在作弊?!?br/>
王安石點點頭:“我如何不知,但是我們也已經盡力,況且此事是富公開的口,名義上又是立法會,這我也不好拒絕,不過我相信張三還是忠于我的?!?br/>
呂惠卿道:“雖然張三一直忠于恩師,但他能有今日成就,都是依賴于公檢法,如果廢除公檢法,對他也毫無益處,恩師也不得不防這一點?!?br/>
王安石問道:“那你說該怎么辦?”
呂惠卿道:“恩師可書信一封,讓他慢點回,我看范純仁那邊也堅持不了多久,拖得越久,對我們越有利。而且,他慢點回來,也不至于讓他又夾在恩師與司馬學士之間,左右為難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