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七十二章 見龍在田
但是商業繁榮,交易增多,那么對于錢幣的需求就會變大,這也是導致錢荒的一個原因。
其三,就是隨著錢幣價值的不斷上漲,導致大家都捂著錢幣不用,又進一步加劇錢荒。”
張斐問道:“所以,朝廷決定發行稅幣,乃是為了應對這場錢荒危機?”
薛向道:“這是起因,當然也是這一次發行稅幣的主要原因,但我們三司希望能夠讓稅幣變得長久化,原因就在于最近稅法改革。”
張斐問道:“這與稅法改革有何關系?”
薛向點點頭道:“以往交稅,普通農夫多用糧食、絹布,用錢幣的很少,而一些商人,則是所生產貨物來交稅,比如說蠟燭、皮革、茶葉,等等。朝廷將這些貨物收上來,然后部分用于官府所需,部分則是發給官員當做俸祿。
但由于稅法改革,如今全都是根據總收入來計算的,沒有規定茶農用茶交稅,絲商用絲交稅。
這就導致去年的情況變得極為特殊,去年無論是百姓,還是商人,全都是用稅幣交稅,而并沒有用貨物交稅。
同時去年朝廷將一些稅幣發給官員、士兵當做俸祿。
這使得從百姓將貨物交給朝廷,朝廷在發給官員,變成百姓交稅幣給朝廷,朝廷將稅幣發給官員,官員再拿著稅幣去從百姓手中購買所需貨物。”
張斐問道:“所以三司使認為后者更好?”
“相比較前者,后者要好很多很多,這也是讓我們三司決定做出嘗試的原因。”薛向解釋道:“雖然看似只是中間多了一個步驟,但結果卻是天壤之別。”
張斐故作好奇道:“有何天壤之別?”
薛向回答道:“當百姓用貨物交稅時,是要面臨折算,如果貨物多的話,還是雇驢車去運送,亦或者自己背著貨物去,這都屬于稅入以外的損耗。
同理,對于稅務司而言,計數也是相當繁瑣。如果是用稅幣的話,就會非常方便,中間的損耗幾乎為零。
如今河中府多半都是用鹽鈔交稅,其余州縣需要三到四月才能夠統計完,但是河中府就只需要一個月,就能夠統計完,這能夠為朝廷節省許多人力物力。
而對于官員而言,其實每個官員的生活習慣不一樣,家中人口也不一樣,有些官員需要更多的糧食,但有些官員希望得到更多的蠟燭,可以前朝廷只是根據官階來發,不會根據你的需求來發,導致許多官員需要拿著貨物去市集兌換,且不說如此交易,非常繁瑣,最主要是這貨物的價格是不一樣的,有時候能夠換得更多,但有些時候所得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