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珥筆之人

      史書上有著明確記載的,“訟學”這個專業就是誕生于這北宋時期。

      不過如今這種人不叫訟師,而是被喚作“珥筆之人”,這么叫是因為這些人喜歡將筆插在帽子上,亦或者喚作“傭筆之人”或者“茶食人”。

      “珥筆之人”與“傭筆之人”有著些許不同,雖然二人都寫狀紙的,但是“珥筆之人”還可以過堂進行一定的辯護,“傭筆之人”就只是幫人寫狀紙。

      “茶食人”有別與前兩者,茶食人只寫狀紙,但他們必須要保證狀紙的真實性,否則的話,要承擔一定法律責任的。

      當然,這話又說回來,是否允許珥筆之人過堂辯護,還是完全取決于老爺們,這不是必走的流程。

      至于說開堂審理,這也是許遵個人的一個習慣,因為他希望能夠借此,讓百姓懂得更多律法知識。

      ......

      明日便是開堂之日,受到傳召的韋阿大兄弟兩今日入城來,張斐將其兄弟接到自己的旅舍將就一晚。

      他還要做一些準備工作。

      “張三老弟,俺...俺現在已經沒事了,犯不著包...包成這樣。”

      韋阿大瞧了眼正在幫自己包扎的弟弟,自己的右手都快包扎成了一個粽子,覺得這太夸張了,于是向張斐言道。

      張斐耐心地解釋道:“如果明日你在堂中活蹦亂跳,生龍活虎,那誰還會同情你?此番包扎,是為了讓人知道你受了多少苦,你索要賠償,那是理所當然的,故此,這是很有必要的。”

      韋阿二覺得張斐說得很有道理,于是道:“大哥,你就聽張三哥的,他不會害咱們的。”

      韋阿大木訥地點點頭,但是臉上還是充滿著忐忑。

      張斐笑道:“你別害怕,你是此案唯一的受害人,你的一切要求,那都是理所當然,沒有人會責怪你的,明日一切都交給我。”

      韋阿大點點頭道:“俺...俺知道了,俺不害怕。”

      話雖如此,可他的聲音都在發顫。

      張斐對此也很無奈,畢竟他們這些小民,一輩子都不太可能跟官府打交道,難免會感到害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