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溪中文 > 北宋大法官后面講的是什么 > 第六百九十九章 政矛與法盾

      第六百九十九章 政矛與法盾

          富弼撫須微微一笑。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當即雙目一瞪,“你在瞎說甚么,我的目的一直都是要保全公檢法,只是當時事情已經鬧到那地步,當然是最好能夠將程昉治罪,他在河北胡作非為,令多少百姓無家可歸,難道不應該受到懲罰嗎?”

          說到這里,他稍稍一頓,“不過這個結果,我倒也能夠接受。”

          最初他主要是保程頤,又怕這會影響到公檢法,原因就是程昉是皇帝的人。而如今程頤無恙,且也促使皇帝賠錢,以及打擊程昉囂張的氣焰,那他當然是相當滿意。

          富弼突然開口道:“但其實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,關于如何立法,完善制度,才是當務之急啊!我們想來聽聽你的建議。”

          聽證會的目的就是檢驗制度和立法,張斐肯定是早有準備,有個現成的參考,富弼也難得去動腦筋。

          張斐神情一變,嚴肅道:“關于如何立法,依我之見,其實最為重要的一點,無論立法會頒布什么條例,必須保證能夠做到有效執法。”

          富弼直點頭道:“難就難在這里,你對此有何想法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答案就是免役法。”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立刻問道:“此話怎講?”

          語音透著三分怒氣,咱說咱得,你扯他干嘛。

          張斐耐心地解釋道:“因為只要朝廷保留徭役制度,那無論怎么去規定,司法都是很難介入的,如果官府雇我來訴訟,不管對方怎么起訴,我都是有贏的把握。

          道理很簡單,既然有免費得,那就絕對不會花錢,他們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,避開制度和律法的約束,去征召徭役,而世上也沒有完美的法律,一定是有漏洞的。唯有將徭役折算成稅,需要人力的時候,再花錢去雇,賬目上清清楚楚,司法才能夠更好的介入。”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就問道:“如果特殊情況,比如說戰爭和天災。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道:“也應該付錢,只不過可以事后再給,就事論事,治理水患和抵御敵人,國家都是要承擔主要責任的,百姓出人,國家出錢,這是理所當然的事。”

          司馬光又問道:“要是朝廷沒錢怎么辦?”

          張斐笑道:“朝廷不可能沒錢的,只是看用在哪里而已,如何用在官員吃吃喝喝,用在鋪張浪費上,那就應該去享受水患,這不是一個借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