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六章 以眼還眼
這番話其實是說給趙頊聽的。
皇帝還是要講究平衡之術。
歷朝歷代,都說御史言官討厭,但為何歷朝歷代都有御史言官,那皇帝傻么,不知道廢掉么,就是因為御史言官其實是皇帝手中的刀,不是勒皇帝的麻繩。
大宰相倒臺,不都是御史干的嗎。
又有哪個皇帝是御史干掉的。
王安石道:“富公言之有理,但是任由他們天天在朝中吵吵鬧鬧,難道就是長治久安之策嗎?”
富弼直點頭道:“你說得對,我也希望朝廷能一團和氣,若意見有不合,也應當君子之爭,就不如就上堂一辯.....。”
王安石立刻道:“這如何能行,若開此先例,那朝廷頒布的每一個政策,都有可能會被告,這將嚴重損害的朝廷的威信,屆時國家的任何問題都無發生得以解決。”
趙拚道:“當初那張三為狀告朝廷時,你好像是支持得。”
王安石反駁道:“那不一樣,張三是為民伸冤,而錢顗純屬胡攪蠻纏,禍亂超綱,必須要嚴懲。”
富弼心平氣和道:“你且聽我把話說完,我也認為錢顗再怎么說,他也不應該去開封府告狀,開封府也絕不能受理此桉,且要嚴懲這種行為。
但在我看來,這對于朝中局勢而言,也是一個促合的契機,上堂一辯,以理論事,以法論事,是輸是贏,大家都要認,如此也就能夠避免朝廷陷入分裂,永無止境的爭吵下去。”
他這番話倒還真不是偏向保守派,他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朝廷不要分裂,因為他知道這是多么可怕的事,但如王安石這種強硬的作風,就一定會令朝廷加速分裂。….要知道目前王安石的聲望,是遠不如當時的范仲淹,人家不會服的,肯定越鬧越兇。
這真的是可以預見的。
一直躲在邊上養精蓄銳的司馬光突然開口道:“王介甫,你心虛呢?”
王安石一瞅司馬光,更是氣不打一處來,“我心虛甚么?”
“你若不心虛,為何不敢上堂爭辯?”
司馬光呵呵笑道:“雖說張三那一樁官司與為民伸冤,但是你王介甫當時說的話,用在此處,也非常合適。不敢上堂爭辯之人,定是那心虛之人,若光明正大,又怎會懼怕公平的審判。”